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严重僵硬脊柱后凸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晚期常并发截瘫;如果胸椎后凸畸形严重,可影响心肺功能而致死;不进行手术治疗,后凸畸形通常会持续进展加重。目前常规的有效治疗手段只有创伤很大的脊柱截骨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截瘫的发生率很高。有报告认为,术中使用脊髓监护能够显著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术中脊髓监护只有在脊髓信号出现异常后,才可以发现神经损伤因素,并提醒术者早期纠正未造成永久性损伤的手术因素。可以推断,术中脊髓监护不能防止脊髓伤害事件的发生,只能防止伤害的持续和加重。所以研究预防脊髓伤害事件发生,依然有临床意义。现在倾向于认为各种脊柱截骨手术中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脊柱半脱位或过度短缩伤害脊髓等神经。这两种伤害机制都可能通过器械来预防,而目前未见相关器械的报道。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回顾严重僵硬脊柱后凸单纯后路截骨神经系统安全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设计脊柱后凸后路截骨安全控制器械。方法:对既往进行单纯后路截骨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调查了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疾病、术前与术后矢状面Cobb角角度、手术矫形部位、手术矫正率、术前与术后截骨部位椎体终板前缘距离、术前与术后截骨部位椎体终板后缘距离、截骨部位椎体终板前缘与后缘距离差、截骨部位椎体终板前缘延长率与后缘压缩率、术前与术后神经功能、手术时间、出血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而后据此设计后路截骨安全控制器械。结果:1、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神经功能正常组和神经功能下降组间,年龄、术后截骨部位椎体终板前、后缘距离、截骨部位椎体终板前缘延长率、后缘压缩率、截骨部位椎体终板前、后缘距离差、出血量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值<0.05),其中年龄指标存在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P值<0.01)。2、对截骨部位椎体终板后缘距离差(x1)、出血量(x2)这两个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得到方程为:Y=1.926X,-0.001 X2+10.8。3、设计后路脊柱截骨安全控制器械。结论: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回顾严重僵硬脊柱患者后凸后路截骨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安全影响危险因素为年龄、术后截骨部位椎体终板后缘距离、截骨部位椎体终板前缘延长率、后缘压缩率、截骨部位椎体终板前与后缘距离差、出血量,获得了有临床意义的严重僵硬脊柱患者后凸单纯后路截骨手术中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截骨部位椎体终板后缘距离差和出血量相关的Logistic回归方程。并设计了后路截骨矫形安全控制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