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使命。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步伐加快,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各种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互联网带来广泛冲击,对人生观正在形成和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带来深刻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出现了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呈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开展大学生人生观的实证研究,分析大学生人生观的现状,正确把握大学生人生观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对于加强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人生观和大学生人生观的内涵以及人生观的基本内容,总结了大学生人生观建构的理论遵循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本文研究大学生人生观的现状和提出教育引导对策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的第二部分通过采用大学生人生观调查工具,对四所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从大学生人生认知的五个维度、大学生人生观三个方面和大学生人生观影响因素共三个部分对大学生人生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证调查,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统计。本文的第三部分通过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分析了大学生人生观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发展变化趋势,概况了大学生人生观的特点。本文的第四部分强调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范畴,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对策。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培育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进而优化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外部环境;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式,建设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通过推动高校团学组织改革创新,构建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创新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方式,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综合运用以上三个方面的对策措施,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