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确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学者展开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通过对学术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观点的梳理,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观点越来越从传统的阶级论观点向人学论观点转化。这种转向是时代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反映,但这种反映的正确性、准确性亦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分析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新变化,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已经从强调阶级性的政治性转变为强调公共权力的政治性,并力求揭示出这种变化的现实原因和理论根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内容和方法的发展趋势。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提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新变化的缘由,阐明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等基本概念进行厘定。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点的演进过程进行考察,发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观点越来越从传统的阶级论观点向人学论观点转化的趋向。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行新的界定,并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政治的内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新变化;第三部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时代背景,总结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新变化的现实原因。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学说,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新变化的理论根源进行探索;第四部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新变化,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