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饮酒人群的不断增多,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而死亡的人数也不断增多,因此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酒精性肝纤维化的逆转是阻止酒精性肝病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中医药在防治酒精性肝病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本项研究旨在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证候特征、证素特点、其相关危险因素及生化检查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临床证候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论文由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两部分组成:理论研究部分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总结了近年来中医学对酒精性肝纤维化辨证论治的特色;第二方面基于文献研究分析了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第三方面为导师丁霞教授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相关证素的认识与分析;第四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诊断方面的新进展。临床研究部分,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方法,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中医临床证型分布,相关证素、危险因素及理化检查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饮酒时间及酒精依赖为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的危险因素。通过统计学方法总结了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类肝郁脾虚证>类湿热蕴结证>类瘀血阻络证>类气虚血瘀证>类阳虚血瘀证、类肝肾阴虚证。其证候要素主要有湿热、酒毒、气滞、肝郁、血瘀、脾虚、气虚、阳虚、阴虚。病位在肝、胆、脾、胃与肾相关。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发现GGT、AST/ALT、A/G与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证型分布有统计学意义,本论文探索将理化检查引入中医学对本病的辨证领域。结论:①饮酒时间及酒精依赖为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当重视戒酒。②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因子分析模型,揭示了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候及证素分布特点,使中医证候规范化,丰富了证候分类方法研究。③将理化检查引入中医对本病的辨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