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人群研究和细胞学实验,探讨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调控炎症因子表达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DL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别从人群和细胞两方面进行研究。1人群研究:收集2016年7月~2016年12月于唐山市第四医院被诊断为肺结核的住院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血标本。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别纳入肝损伤组与非肝损伤组,筛选肝损伤组与非肝损伤组患者各63例,非肝损伤组和肝损伤组进行成组匹配。利用t检验或χ~2检验判断人群资料、ALT、AST、IL-6和TNF-α蛋白水平是否具有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判断IL-6、TNF-α与ALT、AST之间是否相关。2细胞学实验:将HL-7702细胞分为异烟肼组(INH)、利福平组(RFP)、吡嗪酰胺组(PZA)、两药联合组(INH+RFP)和三药联合组(INH+RFP+PZA)五个实验组,各实验组下再分为空白对照组、药物组、药物+SIRT1激动剂(SRT1720)组、激动剂对照组、药物+SIRT1抑制剂(EX527)组和抑制剂对照组。首先,CCK8法确定最佳药物作用浓度、处理时间及SIRT1激动剂和抑制剂的联用浓度,根据以上条件培养人正常肝细胞。其次,收集各组细胞和细胞上清液,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赖氏法检测ALT、AST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SIRT1、NF-κB p65、IL-6及TNF-α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CHIP法检测IL-6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结果1人群研究:ADLI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均升高,与非肝损伤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并与肝功能指标ALT、AST呈正相关。2细胞学实验:依据CCK8法确定各药浓度分别为800μg/ml INH、200μg/ml RFP、400μg/ml PZA、75μg/ml+150μg/ml(INH+RFP)、50μg/ml+100μg/ml+267μg/ml(INH+RFP+PZA);细胞培养时间为48h;SIRT1激动剂和抑制剂的联用浓度均为1μmol/L。细胞形态学提示各药物组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损伤,以两药联合和三药联合组细胞凋亡情况最为严重;且两药、三药联合组ALT、AST升高倍数高于单独用药,联用SRT1720可减轻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肝细胞损伤,而联用EX527则进一步加重损伤发生。INH、RFP、PZA、两药联合和三药联合刺激造成SIRT1 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降低(均P<0.05),其中INH、两药及三药联合组的NF-κB p65、IL-6及TNF-α的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增加(均P<0.001),提示INH、两药联合及三药联合组细胞均出现了炎症损伤,而RFP、PZA组细胞的炎症损伤情况并不明显。INH、两药及三药联合组与SRT1720的联用可抑制NF-κB p65、IL-6及TNF-αmRNA表达上升(均P<0.05),提示SIRT1的激活可通过降低NF-κB p65表达进而减少IL-6、TNF-α表达从而减轻抗结核药物引起的炎症反应;而该三组与EX527的联用则会进一步使NF-κB p65、IL-6及TNF-αmRNA表达升高(均P<0.05),说明SIRT1的抑制可通过增加NF-κB p65、TNF-α及IL-6表达从而加重炎症损伤发生。相关指标蛋白表达与对应mRNA表达情况相符。对INH各组细胞中炎性因子IL-6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的乙酰化水平检测发现,INH组细胞炎性因子IL-6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增加(P<0.001)。加入SIRT1激动剂后,IL-6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降低,加入SIRT1抑制剂则使其乙酰化水平进一步升高(均P<0.001),提示SIRT1可能通过对IL-6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发挥去乙酰化作用减轻INH造成的炎症损伤。结论1炎症因子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在ADLI患者血清中显著上调,与肝功能指标ALT、AST呈正相关。2抗结核药物致人肝细胞损伤过程中SIRT1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增加。3 SIRT1的激活可以通过降低炎症调节因子及炎性因子表达进而减轻肝细胞损伤的发生,抑制SIRT1则会加重肝细胞炎症损伤。4 SIRT1参与异烟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对炎性因子IL-6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去乙酰化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