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繁简本比较研究——以容与堂本与双峰堂本为例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传》作为一部古代英雄传奇的代表,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自传世以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学界关于其各版本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选择《水浒传》繁本中具有代表性的容与堂本和简本中具有代表性的双峰堂本进行比较,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  对比容与堂本与双峰堂本间的差异。本部分将从回目艺术、诗词韵文、人物形象、插图艺术和评点价值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在回目艺术方面,容与堂本比双峰堂本更注意回目的对仗艺术,回目中的人物绰号也用得比较工整。在诗词韵文方面,容与堂本在全文中都有大量诗词韵文,富有文学气息;而双峰堂本的诗词却很少,有一部分被移置页面上方。在人物形象方面,容与堂本刻画的人物比较细致,形象比较丰满、生动;双峰堂本刻画人物的文字很少,人物则显得不够灵动。在插图方面,容与堂本的插图线条优美、画质精良;双峰堂本的插图则线条粗略、人物呆板。在评点方面,容与堂本的评点多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发表评点者自己的观点,情绪比较激烈;双峰堂本则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评点蕴含的情绪较平缓。  解释造成版本差异的原因,并探究《水浒传》繁简本的关系。《水浒传》各个版本之间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从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区别,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样的,本文从传播过程中的出版文化和市民审美等方面对产生版本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首先,由于书坊主重视经济利益而轻视图书质量,致使版本流传、抄录、刻印过程中出现的改字、掉字的情形。其次,由于社会思潮的改变和市民审美的变化,书坊主对小说进行个性化的加工,对文本删改增添。本文通过对比容与堂本与双峰堂本的文本细节,发现双峰堂本有着极为明显的删减繁本的痕迹,认同《水浒传》的简本是删减繁本而来的说法。
其他文献
过去几十年间,神经科学对名动问题在不同群体身上使用多种手段从各种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至今仍众说纷纭,无有定论。本研究将名动分离研究延伸至弱智儿童这一特殊人群,通过
目前,文化领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以语言—文字为主导的文化由中心滑向边缘,代之而起的是蓬勃发展的“图像文化”。文化的图像化转向重建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秩序,由图
《汉语大词典》全书正文十二卷,附录索引一卷,共收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万余字,是当今世界上收集汉语词语最多的一部辞书,是中国文化建设史上的一座礼碑。《汉语大词典》的
本论文以《小说中的重庆》为题,是以抗战时期国统区的文学为基础,以书写重庆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勾勒小说中的重庆形象。透过作家个人的重庆生活经验及其文学作品,分析作家所关注的
本文以青年亚文化为理论基点,从当代文学中青年亚文化的演变和时代语境的角度进行整体考察,指出“80后写作”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存在现象。将注意力集中于“80后写作”中的青年
外国文学名著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优秀文化的积淀,是文学中的精华,是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之下,在多彩的视听享受的影响下,学生文本阅读的积极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