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建力场的离子液体机械性能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g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纳流道内聚合物刷与流体相互作用的多尺度模拟和实验研究(51175223)”的一部分内容。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理化特性的有机盐类,离子液体引起了科研界与工业界的持续关注。鉴于计算机模拟研究的需要,我们开发了一款基于自建全原子力场框架的全自动力场开发器。在实践中,这种基于量子力学计算的新型全原子力场取得了良好的计算效果。借助自建力场的帮助,我们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几个在工业应用中具有代表的离子液体体系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基于模拟结果,我们对这些体系的流体结构和以粘度为代表的流动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我们发现,环境因素(温度、压力)与流体主观因素(分子结构与内含杂质)对上述机械性能存在影响。进而,我们对造成这些现象的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由于离子液体高度的可设计性与相对较低的成本,离子液体在工业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鉴于离子液体在超润滑、活性电极材料和机械操作流体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离子液体在机械领域的应用必会日渐繁荣。因此,我们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与重要的科学意义。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研究内容:1、在系统探讨了主流分子力场的优缺点之后,我们改进了现有力场的框架,开发出一种全自动的力场开发器。通过引入1-n作用、动态相角和计算电荷,我们大幅提高了分子力场的精度,使分子力学与量子力学的计算结果高度吻合。通过优化力场开发流程、引入全新的构象微扰方式,我们的力场开发器可以忽略分子结构,为给定分子提供高精度力场,成为我们后续工作的有力保障。2、为了模拟离子液体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情况,基于自建力场,我们研究了烷基咪唑—六氟磷酸根离子液体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发现了此类离子液体—纳米碳材料复合物的流体结构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石墨烯板的间距和环境温度对这类体系的流体结构存在影响。其中,石墨烯板间距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此外,我们还发现,离子液体—纳米碳材料复合物的形成是一种自组装过程。而这种行为的触发,并非是由于业界普遍认为的π π作用。3、为了模拟离子液体在机械润滑中的情况,基于自建力场,我们研究了烷基咪唑—六氟磷酸根类离子液体在不同环境下的流体结构和流动性能。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离子液体的流体结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与之相反,对离子液体而言,温度与压力可以对以粘度为代表的流动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其良好的温粘性使其成为机械润滑剂的理想选择。此外,我们还发现,阳离子烷基链的长度也会对离子液体的流动性能产生影响。相应的,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完成从量子力学计算开始的、具有良好自洽性的完整全原子力场的开发,并借助fortran和shell脚本语言,自主开发了一款可全自动运行的、特异性分子力场生成器。2、对业界成功应用近20年的分子力场框架进行修正,通过引入1-n相互作用,证明原有通用性全原子力场的适用性小于业界的普遍观点,指出其许多运算误差实际上是源于力场框架的缺陷而非力场参数本身的粗糙。3、将这一自建的特异性全原子力场应用到离子液体的研究之中,对离子液体与石墨烯相互作用、纯净离子液体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发现了离子液体流体结构关于石墨烯间距的依赖性和离子液体流动性能对温度、压力及分子结构的依赖性。这些研究都为离子液体在机械领域的进一步应用给出指导性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考虑二阶抛物型方程(组)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利用同伦方法反演方程系数的问题.做法如下,把方程离散化后,将问题转化为求解非线性映射零点的问题,利用初等的迭代方法如牛顿法,可以求得该问题的解.但是牛顿法要求初始值必须非常接近真实值才可能得到收敛的结果,即牛顿法具有局部收敛的性质.为了弥补牛顿法的这个缺点,采用同伦方法来求解这个问题,成功地扩大了初始值可以选取的范围.文章讨论了同伦曲线的性质,证明解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向市场化和多元化趋势发展,对公司治理体系的健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自中国证监会开展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公司治理再一次被资本市场所关注,各参与主体开始重新重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开始进行自查自纠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受我国公司治理起步较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以及各方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一些上市公司仍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股票质押等问题。文章
论文以卤代甲烷分子为例,结合实验和理论研究了分子在静电场和飞秒激光场中准直和取向的行为与性质,讨论了分子不同的转动态对分子准直和取向的影响,得到清晰和系统的对分子转动动力学物理机制的认识。利用制备的准直分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分子在强场激光中的电离、解离和库仑爆炸行为。通过上述的精确测量得到的不同分子在强激光场(1013-1014W/cm2)中隧穿电离空间角分布数据,为发展强场近似理论提供了直接的
本学位论文主要致力于随机微分方程概自守解的研究.首先,我们引入了概自守随机过程和Poisson概自守的概念.在方程系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我们证明了由无限维Lèvy噪音驱动的半线性随机微分方程的依分布概自守解的存在性.此外,我们还讨论了这些依分布概自守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其次,我们研究了Lèvy噪音驱动的具有指数二分性的半线性随机微分方程,证明了其存在唯一有界的依分布概自守解.最后,我们研究了由Ga
介观体系中的Fano干涉做为一种典型的量子干涉机制,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果介观体系能够为电子运动同时提供非共振和共振通道,则将会导致Fano干涉发生,其标志为量子输运谱的反对称线型。量子点,由于其中电子束缚态的存在而能够为Fano干涉的实现提供共振通道,因此量子点体系中的Fano干涉机制以及由其驱动的各种输运现象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另一方面,最近实验物理学家在一维的拓扑超导体两端
镧系离子的合作量子跃迁过程为几个离子或原子共同产生量子跃迁,同时吸收或发射一个光子,或将跃迁产生的能量之和传递给另一个离子或原子。合作量子跃迁过程与相同镧系离子团簇的形成密切相关。1961年,Varsanyi和Dieke首次报道了合作吸收;1970年,Nakazawa利用980nm光激发,在YbPO4样品中观测到了Yb3+离子对在520nm附近的合作发光。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在许多Yb3+离子掺杂
作为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由于具有很多奇特的电子性质而广受关注。此外,人们正致力于获得具有新型结构的碳材料,如理论上预言的石墨炔和碳泡沫等。在实验上,人们已经在多种碳材料中观察到了磁性,如rhombohedral C60、zigzag型边界的石墨烯纳米条带(ZGNR)和吸附了有机分子的石墨烯等等。由于碳原子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很弱,碳材料中自旋退相干效应比其他典型的半导体材料要小
木质纤维素是世界上来源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将木质纤维素降解为单糖及寡糖,进而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大宗化学品,是解决人类严重依赖化石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广泛使用的商品纤维素酶主要来源于中温真菌,而高温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与之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高温纤维素酶系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根据催化反应过程中对底物的作用方式不同,一般将纤维素酶分为内切纤维素酶,外切纤维素酶
本文围绕整形飞秒光场作用下材料的响应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硅材料在飞秒双脉冲作用下的烧蚀过程、整形的飞秒激光大气中的成丝传播、整形的飞秒脉冲在K9玻璃内产生的非线性效应。此外,本文使用遗传算法对用于烧蚀产物粒子探测的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电场结构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双飞秒脉冲激光烧蚀半导体硅,研究等离子体的发射荧光强度随样品位置以及双脉冲延迟时间之间的变化关系。
富含氢化合物的高压研究是高压物理和化学领域的焦点研究课题。此类高含氢化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储氢特性,还可能在高压下转变成金属,具有成为高温超导体的潜质。此外,由于高含氢的化学配比,一些有悖于传统氢化物的复杂化学成键也可能出现。基于上述思考,本文运用CALYPSO晶体结构预测方法和软件,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铍-氢和氯-氢化合物进行了高压下的结构、零温相图、超导特性、成键特性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