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教育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于是,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研究,以推进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发现学习”和“体验学习”为主要理论指导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可开拓性强、富含创新因子,形式灵活,能激发学生兴趣,且以实验为基础,科学性强。因此,基于生物学科开展的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良好阵地。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回顾综合实践活动的起源与发展,讨论生物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界定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与内涵,明确其特点和理论基础,以及开展形式和构建原则;整理与比较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现状,为实施有效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在对上海市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情况做一个调查统计后,了解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对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情况,验证实施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通过研究青少年创新大赛实践活动部分,总结出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模式:以自然体验为导向的户外限时活动、以行为养成为导向的校园实践活动、以意识建构为导向的知识教育活动。进一步通过设计和实施不同模式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活动效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剖析几种模式的特点。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笔者认为,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积极作用,符合广大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需求;户外限时活动、校园实践活动和知识教育活动三种模式各有特色,教师在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活动导向,并选择一种适当的活动模式,然后再根据自身条件,在细节上灵活调整。在设计和实施具体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主管机构运转不力,教育观念陈旧,活动形式大于内容,教师素质不高,活动资源缺乏成为制约目前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进一步开展好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革新观念,多方配合,加强教师培训,配套活动资源,因地制宜,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