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生活中,只要人与人的交往存在、个体利益和个体差异存在,矛盾纠纷就不可避免,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建立有效地纠纷解决机制。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活动日益增多,利益关系也变的更加复杂,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民间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在我们国家有着深厚的基础。它以民间力量自治主导,有高效便民、及时灵活的特性,与政府主导的诉讼方式正好形成互补。从国外的情况看,那些实现了法治现代化的西方国家,也正将目光转向民间调解,试图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而我们这方面却显得滞后——这十几年间我们努力完善法治,去忽视了其它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随之而来的是诉讼案件的急剧增加,司法系统难以应对,以及传统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弱化。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法治的好处尚未完全得到,抛弃传统的恶果却已显现。本文以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民间调解为题,研究民间调解的目的正是为了服务于和谐社会。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民间调解的基本理论,包括民间调解的概念、产生原因、种类和特征以及运行模式。第二部分是分析民间调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民间调解,正是由于民间调解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第三、第四部分则是对民间调解的状况调查和分析,通过对民间调解的历史演进、民间调解的常见形式、民间调解的时政调查和域外民间调解的情况考察,了解民间调解的状况,并通过对它的状况分析揭示传统民间调解的兴盛原因和现有民间调解存在的问题。最后,第五部分谈了一下对于完善民间调解服务和谐社会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