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次新闻改革看我国报纸受众观的流变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众观是指媒介对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所处角色和地位的认识,其实质是媒介如何看待受众、对待受众的问题,集中反映了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在中国现当代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受众观”历经了巨大的变革,尽管其中有所反复,但总体上是一个受者地位不断提高的过程。这种观念的变化与现当代中国新闻媒介,尤其是报纸媒体的几次改革如影随形。改革开放以来,“受众观”的变化更是在社会转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格外剧烈。媒介受众观的衍变伴随着媒介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两者相互作用,又互为因果。因此可以说,当代新闻媒介变革的每一步在一定意义上都取决于媒介受众观的革新变化。而受众观的每一步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新闻媒介变革的脚步。本文通过对我国三次新闻改革中以报纸为代表的大众媒介的受众观的分析,对我国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和受者的关系进行一次回顾和梳理。作者分析了1942年新闻改革、1956年新闻改革和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新闻改革中报纸媒体所体现的不同的受众观,以及其中变化和发展的脉络;论述了当前改革深化时期在宣传工作规律、市场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这三重规律控制下的报纸“受众观”的分流;并对当前“以人为本”受众观的提出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揭示了该观点的进步性和遭遇的现实困境。作者最后指出,唯有在新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转变报纸受众观,同时在革新的受众观的推动下加快新闻改革的步伐,传播“以人为本”方能得以实现,受众才能在传播过程中真正获得“主体”的地位。
其他文献
作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尼山书院”服务模式,既是图书馆传承文明、积淀文化的使命体现,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革新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菏泽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7岁,主因“腹泻”就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于2017年11月首诊天津市人民医院,查肠镜示:直肠恶性肿瘤。同月行“直肠癌根治术及直肠造瘘术”,
信息时代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研究信息时代艺术设计的特征,探究“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和“人性化”的设计观念,探究艺术思维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就全球范围来讲,当下的资本主义发展为什么看起来还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社会主义最终能代替资本主义吗?这种替代过程还需要多久的时间?现阶段,处于这个替代过程中的“我们”应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焦虑症患者,采用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土地荒漠化、沙化,是当前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化学固沙是一种治理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领域和新技术出现,固沙材料随之得到发展。拟对现阶段化学固沙材料的研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