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业务增长模式及其对传统金融的借鉴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诞生以来,金融与互联网的关系日渐紧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面世使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行业的影响进一步加深,随着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行的深入渗透,逐步催生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极具活力的全新业态,尤其在中国互联网金融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这一发展阶段恰逢我国利率市场化探索重要转型时期,因此对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双重挑战,迫使传统金融行业必须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实现突围。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涵盖与传统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相对应的多个领域,但从实际发展水平来看,与传统银行行业相对应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功能发展时间最长,成熟度相对较高。近年来,互联网支付、类存款理财、线上融资等业务更是对传统银行业“结算、存款、贷款”三大基础业务形成了极大的替代效应,对整个市场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一层面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结合当前已有的行业研究成果,对“类银行”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其获得快速发展的宏观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互联网技术优势,强有力的资源投入和先进的理念是支持互联网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内部因素,而监管环境宽松和传统金融行业竞争意识的缺乏则是外部有力因素。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传统银行市场份额受到压缩,也从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由于新技术和新操作模式的引入,互联网金融可能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新的风险因素,这都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形成了挑战。与此相对,互联网金融促进了传统金融行业技术和产品研发的资源投入,也使传统金融业逐渐认识到构建金融交易场景的重要性。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促使我国相关金融监管制度的持续完善。随后,本文针对互联网金融和传统行业的具体业务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效率对比,并结合实例围绕业务创新模式、业务营销宣传模式、业务运营支持、业务盈利模式和机制理念进行了分别阐述和区别研究。互联网金融在上述方面的发展模式更多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形成与客户的互动,为客户创造简单易行的操作体验,营销成本的投入上也更加精准直接,服务的标准也相对统一,因此更加容易获得大众客户的支持。价值理念方面,客户的流量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利润的源泉,产品盈利模式虽然较传统金融并无更大创新,但流量价值的应用已达到极高水平。然而,传统银行在上述方面的表现相对传统和保守,观念的影响、产品的束缚、技术的落后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应看到,由于社会责任和风控意识的影响,并非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都可被传统银行吸收借鉴,因此传统银行应采取发扬和吸收相结合的全新发展之路。最后,笔者对传统银行借鉴互联网金融优化发展提出了部分具体建议。受学术水平限制,部分观点难免有不当之处,仅希望粗浅认识能够对传统银行未来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其他文献
<正>1978年樟树市临江中学教师黄德华捐赠了一批文物到博物馆,其中有三件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纪年墓中的珍品。1.南宋建窑兔毫盏。敞口,斜腹,假圈足,盏里表施黑釉,口沿器身
<正>江西自古人杰地灵,据史料记载,早在商朝时期,江西就已进入青铜器时代,有着大量灿烂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根据2013年底统计,江西省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6项(
酸碱失衡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只有深刻了解其发生机理,才能掌握其诊治规律。因此本刊请陶仲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组织这次笔谈,交流防治经验,以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
检验科信息化,又称实验室信息化(laboratory in form ation system,L IS)。是指用于医院检验科各部门(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基础检验等)及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的快速发展,养殖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据统计,我国养殖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5.2%。在生猪饲养过程中,处理好仔猪白痢病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监控系统是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特性和风险偏好,结合中国银监会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而开发的预警监控管理系统,旨在通过系统管理,提高该行的风
目的 探讨宫颈疾病筛查项目在妇科专项体检中的应用状况.方法 根据宫颈疾病病理症状表现,选取100例宫颈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100例宫颈疾病患者调查其宫颈疾病筛查项
三明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共有十五个二级学院,由于学科专业的差异性,各二级学院在毕业设计的管理上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三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实施的专业导
本文基于静电喷雾原理研发了纳米含能材料复合颗粒制备技术,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实验验证。基于该技术,制备了包括纳米铝粉/硝化纤维、纳米铝粉/纳米氧化铜/硝化纤维
中国历来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无论将来发展程度如何,也绝不称霸。这种外交政策与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中国在古代外交中就坚持和平外交,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