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关乎大学生就业、人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政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然而,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这一计划在实施中面临各种困境并一度中断,而其中根本的问题是对大学生村官身份的认同危机。本文试图在借鉴西方身份认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从大学生自身、政府政策以及社会情境等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问题。论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具体分析。论文构建的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模型是基于当下大学生村官实践中的问题,并综合了理论界的研究成果,论文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危机实质是价值观的危机。论文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从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完善角度考虑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措施,应该要针对当下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自身、社会教育、政策引导等多层面展开。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是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问题的提出,通过文献搜索梳理了国内外有关身份认同理论和国内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论文的视角、逻辑路线与方法论等;第二章探讨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的理论问题,分析了“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危机”等概念,为后文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危机分析做铺垫,随后论述了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控制模型在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中的应用;第三章论述了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的一些表现,并分析了原因,主要包括自我因素、社会因素和政府因素等;第四章中,论文就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的对策提出了解决思路,包括大学生村官自身端正态度、转变观念,加强职业规划和能力锻炼;政府方面加强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机制建设和相关政策制度完善;社会层面上,社区的主体性参与、家庭的支持以及教育的改革与引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