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现行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是最主要的间接融资方式,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自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上市后,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其次,对主要的商业银行效率测度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总结,最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对2002-2009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进行测度及分析;再次,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借助于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进行相关实证分析;文章最后就如何提高上市商业银行效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方法主要有单要素财务指标分析法、参数估计法及非参数估计法。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比较分析,本文最终选定DEA方法进行效率测度,其中选取利息收入、净利润额为产出指标,固定资产原值、主要支出为投入指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但仍有一些银行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纯技术效率方面,中国农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是最低的:从规模效率上来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得分值普遍较高。从平均技术效率的排名来看,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排在前三位,排名最低的是农业银行;从平均纯技术效率来看,只有农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小于0.8;在规模效率方面,所选的上市商业银行的平均规模效率均在0.9以上。以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为因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对数、市场集中度、不良贷款率、贷存比、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及上市年数作为解释变量,研究表明资产占比与上市年数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于是将这两个变量剔除后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在实证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层面及银行自身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宏观层面的对策建议包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银行自身层面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不良资产管理;优化资产配置;加快中间业务发展与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