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沉寂:《女勇士》与《喜福会》解读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的推动之下,文化多元化也呈现了汹涌之势,这一潮流在不断涌现优秀作家和对这些杰出作品及其本人做出精辟评论的批评家的文学界也不例外,其显著表现之一便是美国华裔文学这朵文学奇葩在文坛吐露出了芬芳。迄今为止,美国华裔文学自身也如国内外对它的研究一样,在全球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文学成就最大、最受国内外读者及评论家瞩目的还应属汤亭亭和谭恩美两位女作家。 汤亭亭凭借其三部主要作品中独特而纷繁复杂的写作风格,并运用大量中国文化传统,将中西文化充分糅合,书写了华人移民曾经被抹煞的历史真相,表现了由于一个多世纪以来受屈辱及压抑而造成的华人“失语”现象和移民后代的困惑、焦虑心理,以及华人后代重建自我的生存状态,引起了美国读者界和评论界的极大关注,从而成为当今美国大学中被阅读得最多、研究得最多的作家之一。而谭恩美则是继汤亭亭之后美国华裔新生代作家的杰出代表。她的主要作品大都采用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手法,将移民华人及其后代在思想上的矛盾冲突以象征化、寓言化的手法表现出来,使自二代华裔起至今的、华人一直深处其中的困窘之境真真切切地显现于世人之前,并力图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警示人们解决之道。自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发表后大获成功以来,她同汤亭亭一样也凭借自己的不辍笔耕跻身于美国主流文化之列。两位女性作家的成功被视为美国华裔文学走向繁荣的标志。 本论文旨在通过关注汤亭亭和谭恩美及两人的代表作来探讨这两位在华裔美国文学蓬勃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女作家。本文共包括引论,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包括三个章节。引论追溯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历史及现状,并且对汤亭亭和谭思美的学术地位做了简要陈述。主体的三
其他文献
阿拉伯书法是阿拉伯艺术和伊斯兰艺术发展的实事记录,对世界东西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遗留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来其反映了阿拉伯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本文试图通过对英汉颜色隐喻的比较研究,探讨跨文化隐喻的相似性及差异。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主要的传统隐喻理论和当代认知隐喻理论,并介绍了颜色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