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尾矿,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农业和生活用地,在长期堆积得不到及时治理的情况下还会对矿区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因此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矿区居民生活环境的长远大局出发,迫切需要寻求综合治理尾矿废弃地的可行途径。而重建植被是解决金属尾矿废弃地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之一。本研究以广东凡口铅锌尾矿库的尾矿砂为基质材料,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探讨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在铅锌尾矿植被恢复中的潜在作用。首先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秸秆、草炭与接种菌根真菌对三叶草在铅锌尾矿上生长、P素及重金属(Pb和Z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秸秆的基础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通过改善植物P营养和减轻重金属Pb的毒害,促进三叶草在铅锌尾矿上的生长。以高羊茅为供试植物研究了单独和混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lomus intraradices,对高羊茅在铅锌尾矿上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羊茅本身对于铅锌尾矿“复合逆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铅锌尾矿上直接种植高羊茅是可行的。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在铅锌尾矿上添加秸秆和接种丛枝菌根对于高羊茅和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铅锌尾矿上添加秸秆可以显著促进高羊茅的生长,同时可以提高重金属Pb的移出量,使得尾矿得到净化;在添加秸秆的基础上,接种菌根真菌显著改善了苜蓿P的营养状况,同时通过菌根共生体强化了Pb在根系的积累,降低了地上部分Pb浓度,从而缓减了重金属Pb对苜蓿的毒害。在接种菌根真菌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尾矿上添加不同比例的秸秆对菌根三叶草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添加秸秆比例的增加,显著改善了菌根三叶草的生长状况和P营养水平;秸秆比例的增加,也显著降低了菌根三叶草地上部分Pb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比例基质改良剂的添加,不仅可以减少铅锌尾矿植被恢复的成本,加速植被恢复的进程,同时也可以降低重金属在食物链中富集的风险,避免其对地球生物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