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筒屋空间构造对自然通风影响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6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域民居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与地域气候等因素共同映射的结果,蕴含在地域民居中的建筑经验亟待挖掘和利用。在全球能源短缺而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定量研究地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经验,对指导绿色建筑空间营建具有积极意义。浙北湖州筒屋式民居因其面宽窄小、纵深狭长、形似竹筒而得名,其组团排列的布局以及内部天井、狭长通廊相连的空间构造,为地域建筑气候适应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建筑形式。论文在对浙北筒屋民居单体进行热工实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筒屋空间形式及室内构造对自然通风的影响。从风压及热压两方面,分析不同通风方式下的筒屋空间通风效果。通过热工实测,研究了筒屋冬夏季温、湿度及风速规律。发现筒屋夏季湿热,冬季湿冷,夏季与冬季应分别做好通风隔热和保温。夏季筒屋室内及天井内温度随高度增大,冬季相反。后天井温度略低于前天井。筒屋通廊处风速最大,天井风速较弱,天井上部风速大于下部风速。通过风压通风模拟,研究了风向、天井有无及室内通风口开闭对通风的影响。得出筒屋风压通风的动力为迎风面与背风面间的压力差及筒屋上方负压对天井的拔风作用,天井、通廊对室内通风有积极意义。夏季盛行风向SE通风优于冬季盛行风向WNW,垂直来风通风优于侧向来风,筒屋二层中、后落房间通风较差。天井的存在有利于加强筒屋二层房间通风,后天井更有利于提高筒屋室内整体通风水平。通过热压通风模拟,研究了天井有无及屋面温度对通风的影响。筒屋热压通风的动力为天井上、下部及室内房间的温差,天井两侧房间及下侧气流被抽动上升,从天井口流出。天井的热压拔风对室内通风有积极意义,单天井时天井及两侧房间室内风速大于双天井,天井上部风速大于底部。屋面与天井底部温差增大会增加天井及室内风速,当温差增大至一定值时,风速的增大效果减弱。
其他文献
以白云石碳化法为基本方法,在碳化过程中加入添加剂乙酰丙酮,并控制体系的pH值,得到了一种改良的钙镁分离方法,制备出高纯碱式碳酸镁。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煅白消化条件、
高校要研究分析网络时代本质特征、明确网络思政教育数据意识、顺应量化分析新崛起、更新思政教育模式等,更好地展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红外光谱的方法研究了溶液中游离胆红素与固体碳酸钙的相互作用,探讨了色素型胆结石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游离的胆红素可以与固体碳酸钙作用,游离胆红素通过与
消费性服务业应具有其独特的价值链,本文分别从行业价值链、企业价值链、运行价值链三个方面对消费性服务业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根据消费性服务业独特的特征和波特教授所提出价
随着现代城市路网快速地扩张,城市道路供给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道路容量逐渐趋于饱和,道路建设已经进入“尾声”,因此需要更加有效的城市交叉口管理控制方法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