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现代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正在不断扩张,市场竞争同样愈演愈烈,制造型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与德勤联合发布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称,自2005年以来的十多年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近5倍,企业利润不断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降低产品的总成本变成了所有制造型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原材料成本和企业服务成本的透明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产品的质量成本就成为了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本文首先介绍了质量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了不同质量管理时期的质量成本对于企业运营的影响。接着对于P公司所在的照明行业整体情况进行详细解读,利用SWOT模型对于P公司的市场竞争形势和总体经营状况进一步进行阐述。在收集了P公司2016年的质量成本数据后,针对所有的原始数据完成分类,按照质量成本发生的阶段、质量成本的来源、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并识别出在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环节中,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产品检验成本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通过对于产品失效模式的分解,发现P公司的外部质量损失主要体现在产品开发流程,生产制造过程以及客户质量管理等方面,而对于产品过度检验造成的监测成本过高则需要在企业更多的关注质量统计和预防,如何科学的统计和控制来优化产品检验成本,企业同时需要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来计划和实施质量成本相关的一切活动。论文针对P公司在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提出企业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并逐步完善质量成本监测和报告系统,使质量成本管理可控可防。其次通过产品设计过程中导入DFSS模型,利用FMEA工具来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后期质量成本,利用六西格玛理论中的DMAIC模型来优化P公司现有的生产制造流程来提升产品效率和质量,运用六西格玛过程控制方法的理论预防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质量成本损失,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来降低质量检验成本。然后,论文通过2017年P公司的质量成本数据来验证六西格玛的实施效果,并最终建立完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来固化公司的流程并持之以恒,从而达到持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改善目的。最后,本文总结了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指出了论文的局限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