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六经辨证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e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临床问诊及六经辨证分析,研究失眠的六经证型分布情况,探索失眠的六经辨证思路,掌握失眠的六经辨证的基本规律,为临床辨证失眠提供值得借鉴的方法。  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失眠患者,采集一般资料、四诊信息等相关资料,运用独立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得出各自六经分型。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失眠六经证型分布情况,并探讨失眠的六经证型分布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结果:  1.所纳入的200例失眠患者共出现18个六经证型,包括5个单经病证型及13个合病证型。各证型以少阳病最为常见,可见于41例患者,占20.5%,其次为少阳太阴合病(40例,占20%),少阳阳明太阴合病(33例,占16.5%),少阳阳明合病(30例,占15%)。少阴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少阴病出现较少,各仅见1例患者,占0.5%。200例患者中,少阳病及其合病(包括少阳病,少阳太阴合病,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少阳阳明合病)最为多见,占72%(144例)。经非参数检验,失眠六经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  2.经非参数检验,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的失眠患者中,六经各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失眠一般状况对六经各证型分布亦无明显影响。  结论:  1.失眠六经证型以合病证型为主。  2.少阳病及其合病为失眠常见证型。  3.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的失眠患者,六经各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失眠的一般状况对六经各证型分布亦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针刺“四神聪”对睡眠紊乱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初步探讨针刺“四神聪”对睡眠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四神聪穴治疗失眠及睡眠障碍类疾病提供客观的现代科学依据。
中学历史课对于渴望知识,想了解人类发展轨迹和奥妙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门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课程。然而,我们大多数学生虽然喜欢历史,却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而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课活跃起来,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第一,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亲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