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临床问诊及六经辨证分析,研究失眠的六经证型分布情况,探索失眠的六经辨证思路,掌握失眠的六经辨证的基本规律,为临床辨证失眠提供值得借鉴的方法。 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失眠患者,采集一般资料、四诊信息等相关资料,运用独立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得出各自六经分型。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失眠六经证型分布情况,并探讨失眠的六经证型分布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结果: 1.所纳入的200例失眠患者共出现18个六经证型,包括5个单经病证型及13个合病证型。各证型以少阳病最为常见,可见于41例患者,占20.5%,其次为少阳太阴合病(40例,占20%),少阳阳明太阴合病(33例,占16.5%),少阳阳明合病(30例,占15%)。少阴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少阴病出现较少,各仅见1例患者,占0.5%。200例患者中,少阳病及其合病(包括少阳病,少阳太阴合病,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少阳阳明合病)最为多见,占72%(144例)。经非参数检验,失眠六经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 2.经非参数检验,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的失眠患者中,六经各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失眠一般状况对六经各证型分布亦无明显影响。 结论: 1.失眠六经证型以合病证型为主。 2.少阳病及其合病为失眠常见证型。 3.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的失眠患者,六经各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失眠的一般状况对六经各证型分布亦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