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延异下的文化改写与重构——《唐传奇》英译女性形象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ec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传奇》作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由于其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该选集中的经典篇目在国外也得到了大量译介和相当好的接受。这些传奇作品本身故事新奇,构思精妙,情节引人入胜;尤其吸引域外读者的是这些作品刻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出色的是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描写,这些女性形象并非凭空想象而来,都是唐代社会现实女性的缩影,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现实和文学审美价值观念高度结合的产物。  《唐传奇》经典篇目经过英译,得以在异域大放异彩。然而,由于时空维度发生了巨大延异变化,作品诞生的唐代至今已距千余年。中国传统文学审美元素“迻迁”至典型的西方现当代文化体系和审美价值框架中去,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已经在译者笔下受到了“加工”,出现了“变异”。  为了考察这些《唐传奇》经典人物形象在中西译者笔端的“加工”过程和呈现“轨迹”,本文以解构主义、操控理论和汉学主义等理论核心概念和基本观点为指导,从文本比较和分析入手,重点对唐代传奇故事《李娃传》中的“李娃”和《莺莺传》中的“莺莺”两位女性人物形象在英译过程中的“变异”现象加以描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在时空延异背景下这些女性人物形象“变异”的机制和原因——即基于文学想象、文化过滤和文化操控背后的文化失真;然后结合汉学主义和欧美中心主义等现实表现对这种“变异”机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分析,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向外传播中的相关本质性倾向。
其他文献
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因其译品之丰硕,影响之深远,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迄今为止,对它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将其看成中国近代文学的一部分上,并因此进行了大量的讨
In recent years,the field of linguistic study has been witnessing strong interests in the anaphoric study.With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当代文坛上颇具影响力的作家。《星期六》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后911文学作品,2005年出版的该部小说是伊恩麦克尤恩的第9部小说,讲述的是“9.11”事件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