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镇康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危险性分区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v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全国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划分了易发区和危险区,编制了防治地质灾害总体规划,初步建立健全了群策群防体系,对中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有了初步认识和掌握,规划中建议的防治措施,也显著而有效的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然而,在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山体崩塌,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呈现出频发的趋势,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迫切需要进行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大比例尺和高精度的调查。镇康县地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构造体系的西支,该地区地形切割强,岩性多样,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工程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已成为阻碍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已成为阻碍该地区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镇康县地质灾害发育情况,通过研究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现状和孕灾条件,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人类生产活动,降水量,植被,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的差异性对易发程度和危险程度进行分区。  通过本次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镇康县发育崩塌15处,滑坡127处,泥石流21处,地面塌陷1处,合计共164处。  (2)查明了镇康县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深入分析归纳了镇康县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发育规律,控制因素等,镇康县属滇西南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南亚热带山区季风气候,构造复杂,地层出露齐全。  (3)县域内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坡体结构及外形特征等,而植被覆盖率和地下水,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地震,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是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其中各因素对不同灾害类型形成的作用强度不尽相同。  (4)利用“地质灾害综合易发性指数法”,评价因子权重:地形地貌(0.14),降雨量(0.12),植被覆盖率(0.05),工程地质岩组(0.11),地质构造(0.05),斜坡结构类型(0.10),人类工程活动(0.13),地质灾害发育现状(0.30),通过空间分析,得到镇康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根据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高易发区(指数2.85~3.67)、中易发区(指数2.13~2.80)和低易发区(指数1.42~2.10)。
其他文献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长期以来我国农作物施肥仍然以人工为主,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均匀性差,肥料利用率低,高效
深水油气开发已成为海上油气开发的趋势。由于深水钻井作业的特性,在二十世纪末,海上钻井工程人员提出双井架钻井技术。其主要的概念是在平台井架上配备两套钻井系统。通过这
企业需要将大量的资金用于采购、投资等重大经济事项,每项经济业务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一旦企业未能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将使企业蒙受极大
生物质能作为当今世界的第四大能源,其使用对于改善全世界的能源结构以及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但如何合理的开发与利用生物质能又成为了人类函待解决的难
为降低人类对于石油、矿藏资源的依赖程度,以北方白杨剩余物粉末为基材、纳米刚玉粉为增强因子,基于木材科学与技术、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材料成形理论与强化机理,以滑动轴承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法(Design Expert)进行试验设计、分析与优化,借助万能力学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MPV-3微机控制PV摩擦试验机等多种检测手段对颗粒增强木质滑动轴承试件进行性能测试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