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社会分层理论的多元分层标准出发,以广州市老年人口为例,描述了老年人口在主要养老资源占有方面的差异及其变化,探讨了以经济资源占有为主导的老年人口社会分层的标准,以及影响老年群体内部不平等的原因,最后分析了这种社会分层将对老年人口晚年的生存状态产生哪些影响。  
 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发现了适合老年人口且操作性较强的社会分层标准:主要生活来源、社会保障状况、居住状况、职业背景。虽然本文旨在探索老年人口社会分层的多元标准,但是并不否认单个标准使用的有效性。这是因为,上述指标具有高度且稳定的相关性,这一方面说明了每一个标准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他标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它们交互影响着老年人口的生存状态,使老年人口的社会身份具有突出的集聚性。在上述标准中,职业背景变量的稳定性、准确性、操作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可以看作是适用性更强的老年人口社会分层标准。  
 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社会分层对老年人口而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特征,而且显著地影响着老年人口晚年的生存状态,比如,职业背景显著地影响着老年人口的收入、消费等经济状况,也影响着他们的健康乃至存活状况。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针对老年群体提出了适合其特点且操作性较强的社会分层标准;(2)提出了特殊社会群体(尤其是非经济活动群体)内部社会分层理论研究的新视角;(3)拓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社会老年学理论的研究范围和适用范围,比如,职业背景对老年人口社会分层的有效性,以及职业背景(社会分层因素)对老年人口晚年收入和消费状况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连续性理论,还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脱离理论对中国老年人口的适用性,也就是说,伴随着年老带来的身心衰弱,老年人口会逐渐脱离原有的社会角色及社会责任,但是,他们仍然无法脱离中年期社会分层因素对其晚年生存状态的影响;(4)发现社会分层因素对老年人口生存状态的重要意义;(5)将传统社会分层理论与社会老年学理论应用至老年政策制订的实际应用中。  
 本文的不足在于:由于本文分析使用的是“二手”截面数据,因此,无法深入研究社会转型对老年人口影响的时期效应,无法深入分析子女社会地位、中国“孝文化”以及社会流动、社会关系网对老年人口社会分层及生存状态的影响,暂时无法预测未来老年人口的社会分层状况、特征以及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