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视野下大城市老年人口的生存状态——以广州市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社会分层理论的多元分层标准出发,以广州市老年人口为例,描述了老年人口在主要养老资源占有方面的差异及其变化,探讨了以经济资源占有为主导的老年人口社会分层的标准,以及影响老年群体内部不平等的原因,最后分析了这种社会分层将对老年人口晚年的生存状态产生哪些影响。   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发现了适合老年人口且操作性较强的社会分层标准:主要生活来源、社会保障状况、居住状况、职业背景。虽然本文旨在探索老年人口社会分层的多元标准,但是并不否认单个标准使用的有效性。这是因为,上述指标具有高度且稳定的相关性,这一方面说明了每一个标准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他标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它们交互影响着老年人口的生存状态,使老年人口的社会身份具有突出的集聚性。在上述标准中,职业背景变量的稳定性、准确性、操作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可以看作是适用性更强的老年人口社会分层标准。   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社会分层对老年人口而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特征,而且显著地影响着老年人口晚年的生存状态,比如,职业背景显著地影响着老年人口的收入、消费等经济状况,也影响着他们的健康乃至存活状况。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针对老年群体提出了适合其特点且操作性较强的社会分层标准;(2)提出了特殊社会群体(尤其是非经济活动群体)内部社会分层理论研究的新视角;(3)拓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社会老年学理论的研究范围和适用范围,比如,职业背景对老年人口社会分层的有效性,以及职业背景(社会分层因素)对老年人口晚年收入和消费状况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连续性理论,还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脱离理论对中国老年人口的适用性,也就是说,伴随着年老带来的身心衰弱,老年人口会逐渐脱离原有的社会角色及社会责任,但是,他们仍然无法脱离中年期社会分层因素对其晚年生存状态的影响;(4)发现社会分层因素对老年人口生存状态的重要意义;(5)将传统社会分层理论与社会老年学理论应用至老年政策制订的实际应用中。   本文的不足在于:由于本文分析使用的是“二手”截面数据,因此,无法深入研究社会转型对老年人口影响的时期效应,无法深入分析子女社会地位、中国“孝文化”以及社会流动、社会关系网对老年人口社会分层及生存状态的影响,暂时无法预测未来老年人口的社会分层状况、特征以及产生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作为公共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组织,提供社区服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选择和要求。本文以A市红十字会开展
长期以来,“乡村社会秩序”问题一直备受党政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诸多学者分别从政治、宗族、民间信仰、经济等视角加以讨论和解析,成为民俗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
随着普遍有闲社会的来临,人们的闲暇生活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城市民工子女作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群体,他们的闲暇生活往往伴随着自身的社会化与城市适应过程,其不仅关系着
关于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比较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纵观整个研究进程,取得了十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国独特的国家构成形成了如今多个民族共存的国家现状,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