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载脂蛋白E基因缺乏小鼠耳蜗形态和功能改变;目的:以往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例观察和实验研究提示高脂血症与听力损害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但病理机制均是推测性的,缺少系统的心血管、耳蜗及听功能损害的证据.为此,我们采用引起血脂代谢异常的遗传工程小鼠,确定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否存在耳蜗形态和听觉功能的损害以及听功能损害与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功能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认识脂代谢异常致聋的发病机理及其有效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发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 knockout,ApoE-KO)小鼠,在10-12周龄分为正常饮食和高脂饮食两组,给高脂饮食14周,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J小鼠作对照.通过先进的离体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测试,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和定量分析,短声(click)和短纯音(tone pips 8 kHz,16 kHz和32 kHz)诱发的听觉脑干反应(ABR)听阈测试,全耳蜗连续切片、基底膜铺片和毛细胞计数,一氧化氧合酶(NOS)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听阈与血浆总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的相关分析,观察正常和高脂饮食的ApoE-KO小鼠耳蜗形态和功能改变,以及听力损害与血脂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第二章溶酶体神经氨酸酶、保护蛋白/组织蛋白酶A和β-半乳糖苷酶基因缺乏小鼠耳形态和听功能改变;目的:溶酶体贮积疾病包括一大类由于溶酶体水解酶缺乏引起的遗传代谢性神经变性疾病,其中部分可致耳聋.唾液酸沉积症、半乳糖唾液酸沉积症和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症是因神经氨酸酶、保护蛋白/组织蛋白酶A和β-半乳糖唾液酸酶单一或结合性缺乏所致.这三种酶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在全身大多数组织和器官的临床、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特征已被确定,而它们是否也存在听力和耳形态改变目前不清楚.为此,我们确定和比较这三种小鼠模型耳形态和听功能的损害及其程度,探讨这些疾病致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该类遗传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利用小鼠溶酶体神经氨酸酶基因(Neu1)、保护蛋白/组织蛋白酶A基因(PPCA)和β-半乳糖苷酶基因(β-gal)敲除产生的纯合子Neu1-KO、PPCA-KO和β-gal-KO小鼠,采用听觉脑干反应(ABR)检测Neu1-KO出生后3周-4个月、PPCA-KO和β-gal-KO小鼠出生后1个月、2个月及对应野生型小鼠听阈,经常规颞骨包埋和连续切片观察不同年龄动物外耳、中耳和内耳的形态学,分别用特异性抗小鼠三种酶的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它们在内耳不同结构的定位及其与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