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妮·弗兰克日记的评价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l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2到1944年,一个名叫安妮·弗兰克的犹太女孩写下了关于她躲藏在“密室”中的日记。日记从出版至今,已经广为传诵,而其中所记载下的关于二战的历史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则尝试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运用评价体系对其评价的资源作语言分析。从所节选的九篇日记中,研究其带有评价态度的词汇、投射句式和表达“话语行为”的名词,从而揭示安妮不断变化的精神状态。   本文分析九篇节选日记的方法是属于定性描述。根据安妮躲藏的时间及其在不同时间里所表现不同的态度,将语料分为四个阶段,每阶段进行三个步骤的分析。   研究显示,安妮在密室中的情感经历了四次明显的转变:从一开始对新生活充满肯定的态度;转入对盖茨太保和纳粹军队所作所为的愤怒,表现为否定的评价;继而使用大量带有否定态度的词汇表达其对于自己和犹太入的未来充满绝望;到了第四阶段时,由于心存信念以及独立思考的作用,安妮最终选择对于未来,表示肯定的评价。与此同时,从投射句式和表达“话语行为”的名词分析,安妮所介入的外部声音同样呈现波动的状况:从介入极少声音到介入大量外部声音,最后恢复为介入少量。态度及介入声音的改变反映了安妮在密室生活中不仅长高身体,还有心理方面的成熟。两年的躲藏生活逐渐塑造了她成熟的性格和人生观,她开始拥有了一段独立、自我的人生路途。   本文对安妮日记语言中的态度意义分析能使读者加深认识安妮在两年多“密室”生活中不同时期的精神状态,洞悉她的心智成长历程,以及最终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年轻女性。
其他文献
正确运用英语词汇,尤其是同义词,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也是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词汇及写作等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他们在使用英语同义词方面会经常出现误用、混用的现象。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弗兰纳里·奥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的态度和介入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小说中情感、判断、鉴赏、介入及对
学位
儿童小说是儿童文学重要的一部分,对丰富儿童生活、增长儿童见闻、提高儿童心智有很大作用,并且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近年来,我国儿童小说蓬勃发展,更多的西方儿童小说译入中国,其语
学习者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将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本文根据这样的思路,假设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任务的爱好有差异并
学位
《紫颜色》(The Color Purple)是当代著名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于1982年出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该书当年就成了人们竞相争读的畅销书,翌年又赢得美国文学界两项大奖--普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