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二乙酸异构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配合材料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_t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也称为配位聚合材料)作为材料科学研究的新方向,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吸引了材料学家和化学家的研究兴趣,究其原因在于其良好的结构可裁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人们利用晶体工程学原理通过分子组装已经得到各种具有特定结构的MOFs材料,并借助选择功能性的金属中心和含有功能官能团的有机配体赋予了其光、电、磁、手性拆分和催化、识别等功能。但是由于无机和有机组件的多样性以及组装体结构与功能的未知性等,关于配合材料仍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尚需要开展。  本论文依据分子工程原理,在课题组原有工作基础上,以过渡金属(Zn2+、Cd2+、Pb2+)为节点,苯二乙酸异构体为分子构建基块,并辅以作为连接器的含氮配体为有机组件,设计和合成了13种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羧酸配合材料:一维配合材料[Zn(1,2-pda)(biim-3)]n(6);二维配合材料[Cd(1,2-pda)(bix)]n(3),[Cd(1,3-pda)(bix)0.5(H2O)]n(4),{[Cd(1,2-pda)(biim-5)]·H2O}n(7),{[Zn(1,3-pda)(biim-4)]·3H2O}n(8),[Cd(1,3-pda)(biim-6)0.5(H2O)]n(10),{[Cd(1,4-pda)(biim-3)]·H2O}n(11);三维配合材料[Pb(1,3-pda)(H2O)]n(1),{[Cd2(1,3-pda)3(H2O)]·H2O}n(2),[Cd(1,4-pda)(bix)]n(5),{[Cd2(1,3-pda)2(biim-5)2]·H2O}n(9),{[Zn(1,4-pda)(biim-4)]}n(12),{[Cd(1,4-pda)(biim-6)]·H2O}n(13),(1,2/3/4-H2pda=1,2/3/4-Phenylenedlacetic acid, bix=1,4-Bis(imidazol-1-ylmethyl)benze, biim-3=1,3-Bis(imidazol)propane, biim-4=1,4-Bis(imidazol) butane, biim-5=1,5-Bis(imidazol)pentane, biim-6=1,6-Bis(imidazol)hexane)。通过红外、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热分析和荧光光谱等技术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苯二乙酸异构体对该类晶态材料的晶体结构、拓扑类型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羧基位置异构时较小的空间位阻及具有更好柔性的中性配体在自组装中更易形成较高维度的结构;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在一定程度上对最终结构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海洋战略的兴起,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逐渐将目光聚焦到海洋矿产资源上。其中,大洋钴结壳作为21世纪最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海洋战略资源,得到了各国的日益重视。目前,,以美国
选煤厂存在大量皮带转载点、落煤管等尘源点,诱导风流是这些转载环节产尘的主要诱因。煤炭从上面运输环节向下面运输环节转载时,随煤炭散体流将一股诱导风流引入,在下方有限空间内产生高压气体,粉尘在高压气流作用下向四周蔓延形成污染。目前,关于选煤厂粉尘防治主要集中于粉尘治理设备的研制和技术方案的确定,在诱导风流引发的粉尘污染机理上研究很少。所以,进行基于诱导风流机制下的粉尘运移规律动态仿真研究,不仅能从理论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矿山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工程地质条件、矿体形态、巷道及空区位置、开采进度等大量三维数据集成为动态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不仅可以方便用户对矿山数据的观察
在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究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自然资源短缺的现实要求.本文立足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之
本文以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语言Visual C + +和三维图形应用程序接口OpenGL为主要开发工具,对构成通风系统的巷道,通风构筑物,矿井通风动力装置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提出采用网
ZnO一维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质成为当前ZnO材料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分别利用水热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出高质量ZnO纳米棒及其阵列结构,并对ZnO和ZnO纳米棒/S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逐渐由科技转变成为人才的竞争。当今,我国工程型人才作为国家工业建设的基础,已经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由于历史、文化
汽车测试是各个汽车企业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对汽车的各种性能进行评估,也可以用来指导汽车的研发。作为汽车测试一部分的汽车道路动态测试系统,具有速度快、实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