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八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和精氨酸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oushucheng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门螺杆菌(H. pylori)为革兰阴性微需氧菌,主要定植于感染患者的胃部,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与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一类致癌因子。H. pylori感染率极高,据统计,世界人群感染率超过50%,我国感染人群超过6亿人,在某些地局部区感染率甚至达到90%以上。虽然H. pylori发现至现在已有超过27年的历史,对其病原病因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毒力因子、诊断治疗预防方法等也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但仍然有很多问题仍不是很清楚,如H. pylori感染的持续性和慢性化机制,H. pylori感染与胃癌之间的关系,H. pylori感染率高但发病率低的原因等等。深入阐明其致病机制,对有针对性地开发治疗的创新药物、设计治疗方案、研制有效的疫苗、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H. pylori能够成功定植于宿主胃部特殊的生理环境中,粘附胃上皮细胞进而引起多种胃部疾病,与其所具有的种类和数量众多的致病因子密切相关,如与H. pylori毒力直接相关的致病因子CagA、VacA、Urease、Hsp60、NAP、OipA、DupA等;与粘附和定植相关的BabA、SabA、SabB、AlpA、AlpB、IceA、HpaA以及最近几年发现的新的粘附分子HP1188和HP1430等;与耐酸相关的有碳酸酐酶、双组份系统蛋白CrdS/CrdR、ArsR/ArsS等。这些蛋白都与H. pylori的感染和致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蛋白质的结构是其发挥功能的基础,致病因子发挥作用与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结构生物学的方法,解析与H. pylori致病和重要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一些蛋白质的结构,通过结构明确其发挥功能和致病的分子机制,为H. pylori感染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共筛选了包括毒力因子、粘附分子、耐酸相关蛋白以及参与重要生理功能的酶类等20个以上的靶标,目前成功解析了其中两个蛋白质的结构,另有三个蛋白结晶,部分工作仍在进行中。本论文是对所获得的一些主要实验结果的总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幽门螺杆菌(H. pylori)八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OPPs)的结构解析及酶学机理研究。OPPs催化5个异戊二烯焦磷酸(IPP)与法尼酯焦磷酸(FPP)发生连续的缩合反应,生成40C的八聚异戊二烯焦磷酸(OPP),OPP组成CoQ的侧链,后者在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敲除该基因后细菌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提示其功能的重要性。本研究克隆、表达并纯化了来源于H. pylori的OPPs蛋白,采用该蛋白生长晶体并收集了2.0 ?的高质量衍射数据,采用MAD法解析了OPPs的结构。通过对结构的分析,明确了该蛋白的单体结构和二体组装方式、酶活中心的构象以及参与反应的关键残基等信息,同时分析了该结构与同源结构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该家族酶类的底物招募和产物释放机制,并确定了参与反应终止即控制产物长度的关键残基。通过分子对接和建模技术获得了底物IPP、FPP、中间产物GGPP与OPPs的复合物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trans-异戊二烯家族酶类的可能的催化模型,对该家族酶类的反应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第二部分为H. pylori精氨酸酶RocF的结构解析及酶活测定体系的建立。精氨酸酶是尿素循环中的一个关键酶,水解精氨酸生成尿素和鸟氨酸,需要在二价金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活性,它是H. pylori耐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H. pylori的适应性定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它还通过减少宿主巨噬细胞生成NO和抑制T细胞增生降低宿主的免疫应答,在H. pylori的免疫逃逸和持续性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内外实验证实,敲除RocF编码基因后,H. pylori的定植数量明显下降,而这正是通过宿主NO合成增加造成的,提示RocF在抗机体天然免疫以及在H. pylori的感染和致病中的重要性。与其他的精氨酸酶相比,RocF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在酸性和结合Co2+的条件下活性最强,还原剂对其活性影响很大,序列中间有一个13个残基的插入,N端C端也有明显不同等,提示其结构可能与其他精氨酸酶存在差异。基于此,本研究对RocF进行了克隆表达和纯化,生长晶体并采用分子置换法成功解析了其结构,明确了参与离子结合的关键残基以及活性中心的位置,并分析了RocF与其他精氨酸酶序列与折叠方式上的差异。同时建立了酶活测定体系,明确了还原剂对酶活的抑制作用以及RocF对离子的选择性(Co2+>Ni2+>Mn2+)。目前我们正尝试通过获得RocF与抑制剂nor-NOHA和BEC的复合物结构,并结合点突变等实验结果对RocF的催化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部分为博士期间的其他工作,包括,1)H. pylori粘附素HpaA的初步晶体学研究,病原体的粘附和定植是发生感染和致病的前提,HpaA是H. pylori最为重要的粘附分子,在H. pylori与胃上皮细胞的粘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性抗原,广泛用于疫苗的研发。本研究成功实现了该蛋白的可溶性表达,经纯化得到高纯度的蛋白,通过大规模的搜索获得了晶体,但晶体质量不是很好,衍射能力较弱,目前正在对晶体进行进一步的优化。2)热休克蛋白HspA、毒力因子CagA、耐酸相关蛋白ArsS的初步晶体学研究,HspA是一种分子伴侣蛋白,参与其他蛋白的折叠,比同源蛋白多了一段特殊的C端结构域,并且在结合Ni2+和Bi3+时呈现出不同的寡聚方式。CagA是H. pylori最为重要的毒力因子,通过Ⅳ型分泌系统分泌至宿主细胞,通过与某些蛋白相互作用发生磷酸化,进而通过一些信号通路引起胃上皮细胞极性的改变、紧密连接的破坏、肌动蛋白的交联和拉伸以及细胞运动功能的改变,从而引起相关疾病,并且和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而ArsR是双组份系统的蛋白,可以感受菌体环境的变化从而调控一些耐酸相关蛋白的表达,与H. pylori耐酸和适应性定植密切相关。前期工作中,对上述完整蛋白或筛选的肽段进行了克隆表达和纯化,经纯化得到了高浓度的蛋白并对蛋白的性质进行了分析,但通过多轮的结晶条件的搜索仍没有获得晶体。3)对硕士期间构建的百日咳疫苗的候选融合蛋白FsS1’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结构域的分析认为两个结构域之间通过设计的linker分开,形成两个独立的结构域,二者结构不会受到影响。采用稀释复性的方法对蛋白进行了重新复性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纯化,得到了性质较好的蛋白,通过免疫家兔并检测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证实融合蛋白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基因重组百日咳疫苗的候选抗原。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前列腺癌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骨桥蛋白(OPN)和IL-8水平的变化,并就临床价值作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一般资料1.1.1病人组:30人,均为我院泌尿外科经临床明
《侵权责任法》的责任承担规则中,损益相抵规则是受到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但在侵权法体系中,损益相抵规则自身却存在难以克服的逻辑矛盾,导致该规则成为侵权法中的一大悖论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MOSFET器件的特征尺寸已经缩小到纳米尺度,与载流子的平均自由程和退相干长度相比拟,因而对器件进行的模拟中,需要利用量子弹道输运理论来实现。非
为了引导清洁能源与电网的协调发展,研究了以确保风电场合理投建为规划目标的风电场-储能-输电网联合规划方法,具体包括建立了涵盖规划决策、运行评估的两阶段规划模型,计及
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录像、电子幻灯、计算机模拟实验等手段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动
C型钠尿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是内源性抗损伤因子,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两者在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发展过程中
在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SPIC)中,SOI(Silicon On Insulator)技术凭借着功耗低、速度高和集成度高等一系列优点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作为智
本文依据相关的标准和工程实际需求,分析了振动传递率测试中的试样固定方式,设计了一种简易固定装置。以发泡聚乙烯为例,分析了振动传递率测试方法,将4种厚度规格的试样分别在5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自提出以来,业已成为刑事法学界及司法实务界一个颇为热门的话题,在近年来公开出版的刑事法学术文献中,冠以宽严相济字眼抑或以之为论题的占有相当比重,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