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要决策,我国“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共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陕西省居于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带中的重要位置,这对陕西来说不仅是提高综合实力的机会,同样也面临诸多挑战。目前,陕西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上期阶段,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着力点,农业现代化是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但在发展中“一条腿走路要出大问题”,不能只单一考虑某一个方面,必须从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时入手,有效利用稀缺的土地资源。合理安排城乡空间布局,认真规划城市建设和产业集群所需的土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受影响的基础上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正因如此,对陕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互动关系和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学习前人对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时期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2007-2016年来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情况,结合研究区域具体情况,分别构建“两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取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两种方法求得权重,再以两者的算术平均数确定为最终指标权重,通过综合指标评价法进行评价得到2007-2016年陕西省“两化”综合发展水平;然后,釆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陕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划分协调等级,得到陕西省所辖10个市近10年协调发展程度变化过程,分析陕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通过计算Moran指数I和绘制Moran散点图分析了2007-2016年陕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印证了陕西省各地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即“两化”耦合协调发展度越高的地方,其周边耦合协调发展度也越高;最后,根据得出陕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总体发展水平,分析了“两化”发展与协调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现实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