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风景名胜区景观分析主要通过对景区内的风景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和综合分析,规划时所依据的资料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方式上的资料收集,而对整个景区范围内的地形状况,水文条件以及可视性等进行全面的客观分析还比较少见。本研究根据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二维地形图,通过Civil3D 2006赋值、校正,利用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鼓山风景名胜区的地形、水文和可视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填补了传统风景名胜区资料收集上的缺陷。地形分析图中的坡度、坡向分类图,是影响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选择的重要因素。地面粗糙度、起伏度、山脊线和山谷线,可以生动地反映整个景区山体的脉络,为合理规划动物栖息地、生物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决策依据。三维空间地形则从立体上真实地体现出鼓山地形的原始风貌,有助于规划师更细致地了解鼓山的局部地形情况。水文分析图中的水流方向、汇流累积量以及水流长度,可以反映出降水的地表径流的流向和汇集区域。根据水文分析图中提取的汇流累积量,应当作为重点保护区域,设置合理的缓冲区。可视性分析中的一点视域,表示在这个景点视域范围内应避免建设一些不美的人工设施或进行人为破坏,但可以设置一些合适的人工景点,营造风景林等:线视域,可以看作是由无数个点视组成的集合,因为车道是游人的主要观赏路线,其视域范围内的景观优美程度直接影响了景区的综合美感度;两点通视,包含了两个景点各自看到的区域范围,以及在公共视域营造优美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