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主要形式,是我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是促进中国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 文章首先引入一个理论模型,对三个国家情况下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结论表明,一国可以通过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获得技术进步,进而实现产业升级。随后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工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情况,进而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文章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研究了加工贸易在促进国内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飞地效应”明显;中国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短,国内增值率偏低;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高,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不明显等。 文章进一步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对垂直专业化分工与我国工业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或者中期,总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决定了一国参加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在长期,垂直专业化分工能够使总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即能够促进产业升级。 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最后探讨了如何解决加工贸易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