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高效扩繁技术的初步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la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生产上需要大量的优良种苗,目前优良品系主要以无性繁殖技术进行扩繁,而组培是实现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的关键技术。本文以银新杨为材料对液体培养体系进行研究,优化了再生体系,为杨树高效扩繁技术的建立奠定实验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银新杨增殖培养基以MS+1.0mg/L 6-BA+0.25mg/L IAA为宜,生长素IAA与细胞分类素6-BA及其交互作用对杨树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6-BA影响更加显著,继代周期以20~25d为宜。生根培养基以1/2MS+0.1mg/L IBA为宜,生根率可达100%。2.液体培养基中植物容易从培养液中吸收营养物质,比同期的固体培养增殖率高出17.4~29.6%,生根提前1~3d。结果表明,植株长期在液体中浸泡会导致超度含水而影响组培苗的正常发育,而采用间歇完全浸没式培养降低了组培苗的超度含水率,并且促进了芽增殖。3.芽增殖阶段的最佳浸没方式为间歇完全式浸没,最佳浸没频率和时间为8次/24h,5min/次。芽长度小于1cm时的增殖率较高,但这与超度含水率无关;生根阶段的最佳浸没方式为间歇半浸没式,最佳浸没频率和时间为8次/24h,15min/次。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营养液的更换次数对组培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4.液体培养基中小植株生根正常,生根率可达100%,而且已生根的小植株在溶液中的生长条件与温室的相似,炼苗时间短,比固体培养的植株提前3d,移栽成活率高达90%。
其他文献
毫米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防、民用、科研等各个领域之中。它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它的传播特性受环境的影响较为敏感。当出现降雨,烟雾或沙尘暴时,其传播衰减严重,在大多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