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评优”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学生“评优”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日常活动,一直处于人们的视野之外,但是有时候却受到师生、家长甚至社会的“青睐”,衍生出一些教育社会问题,引发了研究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学生“评优”这一教育活动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展示和呈现,引起大家的思考。本研究以社会学中权力与控制理论、符号理论为支撑,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小学学生“评优”这一教育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概括出学生“评优”的特征与功能,目的是为了中小学生良好评价体系的建立,全面评价和衡量学生,让他们朝着更加健康而全面的方向发展,充分有效地发挥教育的社会良性循环。同时发现学生“评优”中存在的教育、社会问题,防止或遏制不良影响的蔓延,为今后教育者和管理者分析问题和探寻解决问题提供新的视野和借鉴。本研究选取河南省Z市Z小学五(2)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深入学校日常生活,与师生、家长等多方沟通,搜集众多资料,并以访谈笔记的方式保留了个人的感受和思考,真实再现学生“评优”过程,总结出学生“评优”的特征和功能,且利用社会学理论挖掘资料背后隐藏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具体采用观察、访谈、实物等研究资料的收集形式,尽管并不期望研究结果能具有较大的普适性和代表性,但是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对本研究以外的人和事具有一定或一些借鉴、启迪作用。本研究共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对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简单梳理了“评优”的历史回顾及相关研究,阐明了研究目的及意义,提出了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学生“评优”的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学生“评优”六个特征:社会性、符号性、榜样性、规范性、选拔性和控制性。另外,归纳出了学生“评优”所蕴含的正功能、负功能和综合功能。第三部分主要对学生一次“评优”的现场考察来深描它的运行机制。“评优”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对学校、师生、家长等的一个个访谈的具体案例,折射出学生“评优”背后所隐藏的教育与社会问题。第四部分是对学生“评优”的深层次解读。基于长期对中小学学生观察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本人结合已有的社会学理论,在学校这个场域里面,对学生“评优”这一现象做了深层解读,如文化资本再生产对学生的隐性区隔,惯习对家庭和教师主宰下课堂中师生交往的影响、校园文化内传承、学生“评优”与教育公平、逃出束缚,走向教育本真等等。在结语部分对学生“评优”这一现象进行再反思。试图对前几部分学生“评优”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粗浅的建议,希望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外源性血管紧张素(Ang)Ⅱ灌注大鼠气道对肺上皮屏障的损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损伤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PBS对照组、Ang 6、20h组、Ang+zVAD-fmk组、Ang+氯沙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探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与匹配的癌旁组织在代谢组学方面的差异。方法: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5对OSCC组织及匹配的癌旁组织进行非靶
在短时、临近的天气预报中,相对于传统的气象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通过借助自身的实时回波对应的预测,以及实时反馈效果较好,因此被广泛使用,并且这也是农业气象观测的重要辅
目的采用冷冻分离技术进行肿瘤标志物室内质控品的制备,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常规检测标本中无传染性的剩余血清,采用冷冻分离技术制备不同水平的甲胎蛋白(AFP)、癌
<正>据水泥内参了解,近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对对长江干流沿江8省市及省际边界重点河段"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和"统一清江行动"进行检查和督导。长江航运公安局也启动了
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儿科常见危重症,是造成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野外条件下,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与救治与平时不同,尤其是地震后伤情不明及条件严重受限制的情况下.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意识”的重要论述,为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谋事创业提供了重要遵循。做一名合格党员,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强“政治
报纸
通过对20个油菜品种在初花期进行淹水处理,在收获期测定各品种的产量及株高、根长、分枝数、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和广义频谱响应函数(GFRF)算法的复杂电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复杂电子系统中参数变异演化造成的不稳定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相空间重构和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