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器技术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器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科学技术的进步。明清之前,中华帝国凭借其发明火药、制造火器一直占据着文化输出国的地位,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科技文明;到了晚清时期,伴随着帝国的全面衰败,火器技术的发展也趋于停滞甚至出现倒退,而此时的西方以近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为基石实现了火器技术的全面突破,改变了以往被动局面一跃成为文化输出国。在近代中西火器技术的较量中,中华帝国全线溃败,在此之后,晚清中国以火器技术的引进为契机拉开了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序幕。本文从技术社会史的视角入手,抓住晚清科技发展的特殊动因——西方火器技术的冲击,分别从科技成果、人才、体制三个方面来论述晚清时期中国科技的发展状况:从工业技术、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的角度,阐述了科技成果的积淀;从人才类型、人才来源和人才培养、任用制度的角度,分析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从科学学会、社团和科学教育制度的角度,论述了近代科技体制的萌发。文章的最后得出了中西科技发展的两种不同模式的结论。通过对火器技术引进所导致的中国近代科技的艰难起步过程的考察,论证了恩格斯针对中国甲午战争实际所得出的著名结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敷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