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莓香味(狐香味)是葡萄果实和葡萄酒重要的品质性状,香气物质主要呈数量性状遗传,随着SNP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构建了越来越多的高密度遗传图谱,为表型性状定位研究奠定基础。本试验以6个不同香气类型品种和杂交群体‘着色香’ב红地球’为试验材料,筛选并鉴定出草莓香型葡萄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并对杂交群体进行香气物质遗传分析。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构建欧美杂种‘着色香’与欧亚种‘红地球’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草莓香型葡萄特征香气物质进行QTL定位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GC-MS对6个不同香气类型葡萄品种进行分析,共检测到51种香气物质,萜类化合物8种,酯类化合物22种,其它类化合物21种。经过比较筛选出6种化合物(对甲基苯乙酮、丁香酚、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邻氨基苯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草莓香型品种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玫瑰香型和中性品种。采用OAV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对甲基苯乙酮、丁香酚、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邻氨基苯甲酸乙酯、丁酸乙酯5种化合物是草莓香型葡萄的特征香气成分。2.对杂交群体‘着色香’ב红地球’进行5种草莓香型特征香气物质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两年中5种香气物质的分布范围较广且呈连续分布,均为数量性状遗传。5种香气物质中,仅丁酸子代均值大于亲中值,其他4种香气物质子代均值小于亲中值。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邻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变异系数均较高。3.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构建‘着色香’ב红地球’的高密度遗传图谱,亲本测序深度分别为24 X、26 X,子代平均覆盖深度为4.43 X,基因组基本都被覆盖。亲本间共检测到3729635个SNP,其中适用于CP且深度不低于4 X的用于Bin标记的SNP标记共175030个,上图的Bin marker为3428个。19个连锁群中总图距1586.29 cM,平均图距0.47 cM。4.对5种香气物质进行QTL定位,在‘着色香’ב红地球’整合图谱中共定位到13个QTL位点,其中对甲基苯乙酮5个位点,丁香酚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各3个位点,邻氨基苯甲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各1个位点,这些QTL位点分布在10个连锁群(分别为:LG2,LG3,LG4,LG7,LG8,LG9,LG12,LG13,LG14和LG18)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