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因为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时,资本市场会对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出具的立案公告产生显著的负面反应,但是立案公告中并不公布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及上市公司的具体违法违规行为。当证监会的立案调查结束,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水落石出之时,证监会会对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而上市公司也会对外公布相应的处罚公告,并在处罚公告中披露上市公司具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和证监会的处罚措施。虽然处罚公告并不像立案公告一样给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带来比较大的触动,但仍然传递了消极的信号,并且会带来相应的市场反应。本文以2011-2015年期间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198家上市公司所发布的216次处罚公告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上市公司在发布处罚公告前后的市场反应,并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上市公司公布处罚公告前后的较短时间内,被处罚上市公司的处罚公告有着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同时,本文将上市公司的处罚公告划分为信息披露类违规处罚公告、经营类违规处罚公告和其他处罚公告三大类,通过研究发现,在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上市公司公布处罚公告前后的较短时间内,信息披露类违规处罚公告与经营类违规处罚公告的市场反应有显著的差异,相对于经营类违规处罚公告,信息披露类违规处罚公告会引起更大的负面市场反应。在本文研究的过程中,不仅统计了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上市公司处罚公告的具体情况,更主要的是对中国证监会的监管处罚效果进行了检验。另外,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处罚公告市场反应的差异,有助于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识别上市公司不同的违法违规行为所带来的不同后果,有助于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不同类型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不同的处罚,帮助其分类监管与重点监管,同时也有助于上市公司规避更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