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素-2(Ang-2)在肺结核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t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2019年全球新增结核病患者996万例,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140万例,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接近20亿。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肺组织引起宿主的固有免疫应答及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核性肉芽肿是结核病的最典型病理特征,是在肺实质感染部位以巨噬细胞、T细胞浸润为主,其他炎性细胞共同包裹结核分枝杆菌而组成的组织病理损伤结构。肉芽肿内外免疫细胞的迁移以及组织结构的变化受各类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游离的宿主分子等免疫调节因子的调控,这些免疫调节因子在结核病的免疫病理或者免疫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结核病组织病理损伤结构周围血管样结构的生成对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并不清楚。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是一种与免疫炎症有关的细胞分泌型生长因子,Ang-2能够以自分泌方式作用于内皮细胞,增强内皮细胞的渗透性,也能通过激活Tie-2诱导周细胞的脱落与迁移,进一步增强血管通透性、血管渗漏和免疫细胞的迁移,具有促炎作用。同时Ang-2可以以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免疫细胞,上调抑炎性因子IL-10的表达,因此,Ang-2在机体免疫反应中具有促炎和抑炎的双重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Ang-2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显著性高表达,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直观的发现肺结核患者的肺部病理损伤组织中相关免疫细胞存在Ang-2的表达,表明Ang-2可能与结核病息息相关。为了进一步研究Ang-2的免疫功能,我们成功构建了 Ang-2基因敲除小鼠。利用流式分析发现Ang-2缺失的小鼠脾组织中CD8+T、CD4+T细胞表达频率较正常野生小鼠降低。进一步对Ang-2缺失的小鼠正常肺组织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发现相比野生型小鼠,Ang-2的缺失导致小鼠肺部T细胞频率减少,尤其是Igκc-/-T细胞亚群。随之,对Ang-2全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这群T细胞进行相关差异性基因的表达分析,我们发现Ang-2的缺失导致小鼠肺部T细胞亚群存在Bhlhe40的高表达,其能够增强细胞中IFN-γ的产生及提高CD8+T细胞的适应性。纯化的Ang-2缺失小鼠CD8+T、CD4+T细胞经anti-CD3CD28抗体刺激后,表现出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最后,本研究利用结核分枝杆菌雾化方式建立了小鼠攻毒模型,结果显示:Ang-2全基因敲除小鼠死亡率增加,且Ang-2肺部条件性敲除小鼠在H37Rv感染4周后,肺组织的细菌载量较正常小鼠明显上升,表现出更严重的病理损伤。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Ang-2参与结核病的发病,且在T细胞的分化、细胞因子的分泌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免疫学功能。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Ang-2可能参与抑制结核病免疫病理损伤,为阐明抗结核病免疫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熊果酸(Ursolic acid,UA)是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据报道它在多种癌细胞系中都显示出良好的抗癌活性。但是由于生物利用度不高,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课题组在前期的实验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UA的衍生化合物,以期开发为活性更高的抗癌药物。UA232是其中抗癌效果最强,且显著高于UA的衍生小分子化合物。本研究对UA232的抗癌药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抗癌药物的设计和开
近年来,建筑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用特色建筑作品来支撑新型城市化建设,反对“千城一面”来讲,研究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是建筑史学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同时通过学术研究、政策法规研究,用国际化视野和理念,推动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关于历史建筑及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常常被人所忽视。本研究以沈阳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沈阳火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日本
本研究论文分为两部分:一、中央杏仁核中N-乙酰天门冬氨酸在单胺类抗抑郁药物预防水浸拘束诱发大鼠胃溃疡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二、青春早期尼古丁暴露对成年后应激诱导抑郁样行为易感性的影响与机制研究一、中央杏仁核中N-乙酰天门冬氨酸在单胺类抗抑郁药物预防水浸拘束诱发大鼠胃溃疡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应激可以对胃肠道功能产生短期或长期影响,导致各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包括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和其它功能性胃肠道疾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单纯超声引导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的新型双球囊导管。方法:结合传统BALT球囊和Swan-Ganz漂浮球囊的优势研制出一款新型双球囊导管,新型导管的远端是引导球囊;中间段是连接导管;近端则是工作球囊。我们拟通过动物实验来验证新型双球囊导管的可行性及实用性。结果:共进行了两次动物实验,分别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BALT球囊导管,实验组使用新型双球囊导管。在第一次实验
研究目的:从医院管理人员的视角出发,构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认同的理论评价框架,并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设计的指标体系研制评价量表,开展实地验证,为评价医院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政策的认同水平提供实证研究工具。研究内容:1.构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认同评价框架2.构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认同评价指标体系3.研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认同评价量表并验证量表的的信效度4.分析公立医院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政策认
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队列随访研究及预后分析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患者不同治疗方式预后的差异以及保守治疗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9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入院、首次CT检查中确诊为A型IMH的患者,包括手术治疗154例,保守治疗13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主动脉源性死亡,并把保守治疗的患者依据其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终
目的:初步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related to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PAH-CHD)患者的肺组织葡萄糖摄取速率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对老人的护理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医疗辅助辅助系统作为一种医疗护理设备有着广阔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与有刷电机作相比,无刷电机具有转矩特性和机械特性良好的特点,而且它采用电子换相,有效降低了机械磨损,使得电机的使用寿命延长,而且易于维护。在医疗行走辅助系统中,无刷电机已成为驱动系统中被控对象的最佳选择方案,其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也成了医疗机器人领域研究的
目的:评价腹腔镜Fowler-Stephens一期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2019.4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实施腹腔镜Fowler-Stephens一期睾丸固定术的高位隐睾病例(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同年龄组施行腹腔镜睾丸固定术的中高位隐睾病例(3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在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综合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每个病例术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