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yu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支架”理论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正德学院非英语专业两个班级的大一新生(实验班和控制班)参加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验,试图解决以下问题:第一,采用“支架”理论教学的班级与传统教学班级相比,是否能够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第二,采用“支架”理论教学模式能否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和兴趣?第三,采用“支架”理论教学模式能否增强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合作学习能力?第四,英语阅读教学采用“支架”理论教学模式在学生之间是否有差异?   数据分析分为三部分:教学实验数据,访谈数据和个案研究数据。教学实验数据是通过实验前后所进行的期末考试得出,通过SPSSl6.0计算出P值小于0.05,说明实验前后学生成绩有显著差异。访谈数据是通过对24名采用“支架”理论教学班级的学生进行的谈话得出,学生普遍反映采用“支架”理论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英语阅读动机和兴趣,加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个案研究数据是通过对两位同学研究对比得出,两位同学的英语阅读水平一高一低,采用课堂观察,访问以及作业和考试卷成绩的对比等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实验数据显示:较之于传统普通模式,支架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访谈数据显示:支架模式更能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动机和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有效的阅读方法,达到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老师以及同伴的指导与协助,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显著增强。个案研究数据显示:英语阅读水平较高者的提高更为显著,因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均优于英语阅读较低水平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益更大。
其他文献
李穑(1328-1396,字颖淑,号牧隐)师承高丽大儒李齐贤,是丽末鲜初汉诗创作的代表诗人,也是朝鲜古代文人当中汉诗创作最旺盛的诗人。因高丽朝受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采用科举制并用中
文学传记自诞生以来吸引了无数读者和评论家。这些传记将文学作品的作者从幕后推到了台前。然而近年来,作家们在写作该体裁的作品时,加入了更多虚构与想象的成分。真实与虚构
生命意识乃生命哲学问题。主张将揭示人类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作为全部研究的出发点,进而推及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全部认识与实践活动,特别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再由人的生命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仍然存在着费时低效的问题。通常老师介绍单词的发音、意义及用法,学生忙于听讲,记笔记,这种填鸭
学位
德国心理学家Reinhard Pekrun在2002年首次提出“学业情绪”这一概念,并将学业学习、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有直接关系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统称为学业情绪。Pekrun(2006)所构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