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发病骤然,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王显教授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多端,病程时作时止,与中医“风证”相似,创新性提出“络风内动”学说。所在团队既往研究显示,NSTEMI患者发病即刻多以热毒生风型络风内动证最常见,因痰、瘀、湿、浊郁蒸腐化,凝致热毒水气,导致了热毒生风的生成,甚至威胁着患者生命。因此对NSTEMI患者进行早期风险分层利于识别高危患者、快速制定治疗方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危险评分(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被认为是预测NSTEMI风险和提供临床治疗策略的最有效工具之一,能够快速准确地筛查高危患者。NSTEMI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白色血栓的形成,其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成,多项研究发现,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作为血栓形成中的重要因子,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作为一种凝血因子,同时也是炎性标志物,二者与NSTEMI的发生发展形成了密切关系,于是本研究将纳入MPV与FIB指标来评价二者对NSTEMI热毒生风证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目的本研究在络风内动理论指导下,利用GRACE评分方法对NSTEMI热毒生风证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探究非高危组、高危组患者数量在NSTEMI热毒生风证人群中的比率分布状况。分析MPV、FIB和GRACE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探究MPV、FIB在各分组患者间的差异。判断MPV、FIB是否为NSTEMI热毒生风证患者GRACE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面积曲线(ROC曲线)寻找最佳截点值,分析MPV、FIB对NSTEMI热毒生风证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1设计病历收集表,收集NSTEMI热毒生风证患者。2进行危险分层:使用GRACE评分方法,运用GRACE评分2.0计算器计算分值,评分≤140分归为非高危组,>140分归为高危组。3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史,脑梗死病史,高脂血症病史,饮酒史,吸烟史。4收集血常规和血凝相关参数:MPV与FIB值。5统计学分析。结果1收集了NSTEMI热毒生风证患者72例,其中非高危组34例(47%),高危组38例(53%)。22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及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史、脑梗死病史、高脂血症病史、饮酒史、吸烟史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FIB、年龄在2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MPV、FIB、年龄显著升高。3MPV与GRACE评分具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592,P<0.05);FIB与GRACE评分具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723,P<0.05)。4MPV(P<0.05,B=9.807)、FIB(P<0.05,B=17.291)与年龄(P<0.05,B=1.528)均是GRACE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5使用Medcalc软件,运用ROC曲线方法探究MPV和FIB值对高危GRACE评分的预测价值。①MPV对高危GRACE评分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95%CI:0.696-0.890,P<0.05),当最佳截点值为9.23fL时,MPV预测高危GRACE评分的特异性为76.47%,敏感性为78.95%。② FIB对高危GRACE评分的预测价值:AUC为0.879(95%CI:0.781-0.944,P<0.05),当最佳截点值为3.38g/L时,FIB预测高危GRACE评分的特异性为94.12%,敏感性为76.32%。③MPV、FIB两者对NSTEMI热毒生风证高危GRACE评分患者的预测价值相比,P=0.187(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本文小样本研究发现:1在收集的NSTEMI热毒生风证患者中,GRACE评分高危组所占比例最大。2 MPV、FIB、年龄在2组间有明显差异,高危组MPV、FIB和年龄高于非高危组。3 MPV、FIB与GRACE评分可能呈正相关性。4 MPV、FIB可能是GRACE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5 MPV、FIB对NSTEMI热毒生风证高危GRACE评分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二者对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无差异。后续进行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探讨NSTEMI热毒生风证患者危险分层与MPV、FIB相关性,以得出确定性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