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模式受到挑战。在此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开始发展同业业务。同业业务为农村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利润的同时,也造成了风险的集聚。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其形成原因与杠杆过高,非标资产规模较大,票据转贴现、再贴现方式不合理以及资金流向高危行业有关。同业业务风险的爆发,暴露出农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控制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及时化解风险。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在同业业务风险控制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对客户的把控不到位,以及无法准确掌握自身资金流动情况,致使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其次,科技实力不足,技术运用不熟练,扩大了操作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后人才缺失以及后期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同业人员缺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致使合规性风险的发生。因此,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控制体系,及时规避、化解风险,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和现实。为解决风险控制存在的为题,需要借鉴比较成熟的商业银行的做法。以兴业银行为例,为农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控制提供借鉴,主要是因为兴业银行相较于其他银行,在同业经营上最为成功,且在风险控制上拥有丰富的经验。通过建立完备的信用风险三道防线、坚守流动性风险三道防线、明确操作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合理落实员工合规性管理以及树立明确的市场风险管理目标,加强同业业务风控体系建设,促进同业业务健康发展。基于上述,农村商业银行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控制。第一,通过建立健全的信用风险防范体系,完善流动性风险防线,建立完备的内审机制以及改进市场风险管理办法来改善农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控制体系;第二,通过完善定量化分析预测机制,优化资金操作系统以及增加硬性操作设备配置替身农村商业银行科技运用水平;第三,通过加强员工同业风险意识,吸收培养专业型人才及完善内部培训机制来建立完备的人才机制。以期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