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决定的提出让我们聚焦混合所有制改革。从各项数据来看,混合所有制企业效率更高,探究背后原因我们发现:企业面临融资成本明显不同,相比其他性质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获取了更多的信贷融资。在以往大量的研究中指出,我国企业普遍会通过盈余管理而获取信贷融资,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混合所有制企业所得到的大量贷款是否是通过盈余管理得到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本文以2008~2014年度我国A股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盈余管理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结果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为了获取贷款也存在盈余管理动机,具体而言,国有性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倾向通过应计盈余管理来获信贷融资;民营性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更加倾向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来获取信贷融资,进一步来看,国有持股比例的大小对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获得信贷融资无显著影响。本文共分为6章,各章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思路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章文献综述。首先对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盈余管理概念研究、动机研究以及方式的研究。然后对盈余管理与信贷融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会计信息质量与债务契约的研究,盈余管理与贷款的研究。最后,对产权属性与企业信贷融资的关系进行的研究综述。总结了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章理论基础与提出假设。首先对盈余管理、信贷融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寻租理论。接下来,运用三种理论分析了盈余管理、信贷融资与产权性质的关系。最后,以背景分析和理论分析为基础,细化了盈余管理对信贷融资影响的研究问题,提出了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否通过盈余管理获取贷款;不同产权性质是否会影响混合所有制企业选择盈余管理方式,及不同的国有持股比例是否会对两者关系产生影响的三大类假设。第4章研究设计。本文以2008~2014年上市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为样本,针对不同的假设,设置了不同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并结合变量构建了主要的6个模型。第5章实证研究结果分析。本章对选取的数据运用stata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本文探讨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盈余管理方式与信贷融资的关系,并得出了本文的结论。最后在稳健性测试中,本文选择了盈余管理等其他的变量定义进行测试,结果与预期一致,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基本成立。第6章研究结论及展望。首先,本章对上一章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论述,具体包括:(1)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获取贷款。(2)国有性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贷款,民营性质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贷款。(3)国有持股比例不会对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信贷融资产生显著影响。然后,梳理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有:(1)从研究视角上补充了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实证研究。(2)在研究内容上,系统阐述了盈余管理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机制,不同产权性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如何选择盈余管理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盈余管理与债务融资的相关研究。(3)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加入了国有持股比例的研究,国有持股比例作为连续变量相比加入国有、非国有的虚拟变量的研究会更加深入。接下来。本文提出了文章的五点政策建议,包括:(1)债权人加强对盈余管理手段的辨别能力。(2)银行应该加强对贷款的后续监督。(3)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4)完善债务融资监管机制。(5)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后,总结了文章存在的不足与局限,针对局限论述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为以后的研究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