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型替代能源,核聚变能源作为一种理想能源,是当前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聚变能的实现离不开聚变反应堆,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是我国未来计划实施建造的下一代超导聚变反应堆装置。磁体线圈馈线系统是CFETR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为主机磁体系统提供电源、液氦冷却以及测量控制与诊断管路,是磁体系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型替代能源,核聚变能源作为一种理想能源,是当前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聚变能的实现离不开聚变反应堆,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是我国未来计划实施建造的下一代超导聚变反应堆装置。磁体线圈馈线系统是CFETR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为主机磁体系统提供电源、液氦冷却以及测量控制与诊断管路,是磁体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文章主要围绕纵场磁体线圈馈线进行了介绍,针对其不同分段,选取了真空隔断与冷质支撑等关键部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设计与尺寸计算,并运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等,对这些部件以及馈线系统整体进行了多场耦合仿真,得到了馈线系统相关部件的温度分布云图、位移云图与应力分布云图等,通过校核应力判据准则,最终确定了相关部件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本文分项展开纵场磁体线圈馈线的相关设计,完成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纵场线圈磁体馈线总体设计。针对主机运行时的工作环境与特点,确定了馈线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与应力评定标准。对比多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属性数据,为后续材料的选用提供数据基础。对CFETR馈线系统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完成了馈线系统工作设计流程图,同时对馈线系统几大主要组成部件及功能做了描述,为后续进一步详细设计打下坚实基础。2.馈线系统内关键部件设计。针对馈线系统内减少热损的需求,对真空隔断与冷质支撑进行了详细的优化设计。设计了真空隔断迷宫式腔体结构、绝热冷屏、波纹管等结构,以及冷质支撑筒体、热屏蔽隔板、传热铜片等结构,并分别对两者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校核了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与可靠性。3.纵场磁体线圈馈线系统多场耦合设计。针对单条馈线系统整体,提出对其多场耦合分析的方法,根据多场耦合理论,确定了馈线系统分析过程中的耦合顺序与研究方法,建立了馈线系统热—电磁—结构耦合的分析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校核了馈线系统正常工况下强度的可靠性与位移变形量。图[35]表[11]参[85]
其他文献
使用计算机视觉对农业领域的农产品进行的现有研究中,果蔬图像识别是农产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果蔬农产品自动化分类的关键技术。果蔬图像识别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果蔬种类众多,缺乏大量的有标签数据,难以通过监督学习方法来实现果蔬图像分类。针对上述问题,构建果蔬图像数据集,对果蔬图像进行分类,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多种采集方式下数据融合,可以打破不同识别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新的识别模型,保障果蔬数据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机理以及突出发生后其对巷道的压力扰动和破坏作用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了进一步研究突出后煤粉-瓦斯两相流的运动以及动力特征,本文以空气动力学和两相流体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在实验室自行搭建了煤与瓦斯突出试验系统进行试验研究,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突出两相流的运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当突出两相流在直巷中传播时,煤粉打击强度和冲击气流强度
湖泊是满足人类生活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资源,在调节生态系统方面起着重大作用。湖泊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危害到水生生物和水生态系统,而且会通过食物链进行千百倍放大从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常规的湖泊水体中重金属测定方法费时费力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不能快速获得大量样品的检测结果,因此,选择快速经济的方法来对湖泊重金属浓度进行快速模拟预测,对湖泊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监测和防控措施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巢湖
桃园煤矿在开采二叠系深部10煤层时,受灰岩岩溶含水层的威胁,易发生突水事故。据资料统计,桃园煤矿矿井开采期间10煤底板太灰突水17次,涌水量大于100m3/h有5次,对矿井安全生产有较大影响。为确保桃园煤矿深部煤层的安全开采,需要对煤底板灰岩含水层的富水性特征以及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厚度、岩溶发育情况、水动力特征、水化学特征以及抽水试验成果等,对桃园
金属铝是性质活泼的工业原料,在使用和储运过程中会产生粉尘,遇到能量足够的点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大量的爆炸事故是由于电器或者可燃气体发生爆炸引起的粉尘二次爆炸。铝粉二次爆炸或者多重爆炸物爆炸的剧烈程度要远远大于单一的气相爆炸。本文采取实验研究结合模拟计算的方法探究甲烷引燃铝粉发生两相爆炸时压力的传播规律。试验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以预混甲烷气体作为爆炸物和以甲烷和铝粉(6 μm,400 g/m3)作为爆
当前,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成为一个热点,对地下空间浅层地质条件进行开发前的精准探测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钻探、物探等技术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探查结果。同时,利用勘探钻孔进行工程地球物理测井,通过对测井曲线的精细分析可以获得浅部地层精细分层及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信息,开展此项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研发的JGS-1B工程测井系统,对浅部100m以下的地层进行工程测井技
孙疃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重要隐患之一,矿井主要受煤系砂岩水和太原组灰岩水的影响,1028工作面10煤曾发生过突水事故。为了进一步了解孙疃煤矿受水害威胁情况,指导煤矿安全生产,本文通过调查其地质构造环境,整理出主要含水层常规离子(Ca2+、Mg2+、K++Na+、HCO3-、SO42-、Cl-)含量、TDS和pH数据,采用统计学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分析其水化学形成特征和演化规律,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因其成分复杂,含有较多的营养元素与毒性物质等,为了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少资源浪费,需要对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蚯蚓堆肥是近年在污泥无害化处理方面效果最好的处理方式之一。本研究以安徽某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例,分别进行了蚯蚓生存实验和污泥降解实验。在蚯蚓生存实验中,向污泥中添加2%、4%、6%、8%和10%的生物炭(稻壳炭、秸秆炭、竹炭),利用蚯蚓回避行为实验,
新集二矿正在开采2101采区和2202采区,开采煤层为1上煤与1煤,1上煤与1煤只存在一层泥岩夹矸,厚0~2.2m,平均1.1m,可定义为极近距离煤层。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时,受采动影响,正在开采的1煤和1 上煤工作面采空区之间可能存在贯通裂隙,致使新鲜风流进入采空区,引起采空区遗煤自燃,加大了防灭火的难度。因此,研究煤层开采煤柱留设合理尺寸对防治遗煤自然发火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通过研究在现有的煤
瓦斯预抽是对煤层瓦斯进行卸压抽采,从根本上解决瓦斯问题的重要手段,而抽采半径作为瓦斯抽采的依据,抽采参数的准确测定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验煤层渗透率低,瓦斯抽采难度较大,为了能够达到高效抽采的目的,科学有效的抽采布孔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准确测定瓦斯有效抽采半径的大小对后期预抽钻孔的布孔方案和煤层的安全开采来说意义重大。本文以两淮地区某矿5煤层作为试验区域,该煤层主采的是120502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