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iO2(M=Pt、Ru、Pd)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in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及能源枯竭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两大世纪难题。纳米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技术的问世为人类迎接这两大挑战指引了新方向。TiO2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廉价易得等特点在光电转换和催化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TiO2纳米管作为TiO2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具有比表面积大、催化效率高、物化性质稳定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的催化电极和CO2还原领域中。然而,由于TiO2本身对可见光利用率不高、导电性差、电子和空穴容易复合,所以依靠单纯的TiO2并不能很好的实现以上目标。本文着眼于TiO2的改性研究,先后采用石墨烯和贵金属修饰,并将其应用于甲醇氧化和CO2光电还原中。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采用阳极氧化法在柔性钛丝上成功制备了排列有序、孔径长度均一的TiO2纳米管(TiO2NTs),煅烧晶化后作为工作电极在三电极体系中通过脉冲电沉积技术在氧化石墨溶液中制备TiO2NTs/石墨烯复合材料RGO-TNTs。继续以RGO-TNTs为工作电极,以三氯化钌和氯铂酸为电解液,采用多电位阶跃法制备出粒径约为5nm的PtRu双金属材料。通过控制沉积循环次数来调控PtRu的沉积量。分别探究了Pt/Ru比为1:0,1:1,1.25:1,1.5:1,1.75:1,2:1时所得材料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通过对比分析,选出最佳Pt/Ru摩尔比。(2)以三氯化钌和氯铂酸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采用多电位阶跃法制备出了比传统PtRu粒子大的粒径为50nmPtRu-alloy-RGO-TNTs的合金材料。通过TEM和SEM对其表面和内部形貌做了表征,通过元素分布图、EDS等分析了PtRu-alloy-RGO-TNTs的元素组成。以PtRu摩尔比为1.25:1时的PtRu-RGO-TNTs和混合沉积得到的PtRu-alloy-RGO-TNTs两种材料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者对甲醇的催化氧化性能以及其它电学特性。探究石墨烯对PtRu-alloy-RGO-TNTs特性的影响,并对温度对复合材料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作了系统分析并确定最佳工作温度为70℃。(3)以PdCl2为电解液,以制备的RGO-TNTs为工作电极在三电极体系中成功制备了Pd-RGO-TNTs复合材料。为了探究催化剂的光电特性,展开了对其漫反射、光电流、荧光、交流阻抗等实验,实验结果显示,Pd-RGO-TNTs复合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光电特性。催化剂在光电共同作用下成功将CO2还原为CH3OH、C2H5OH,产量分别为1624 nmol/cm2?hr,536 nmol/cm2?hr,在控制CO2浓度的同时实现了碳的资源化。
其他文献
分包工程成本控制是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的施工范围划分、严谨的成本预控方案、优秀的分包队伍、按时适量的工程进度款支付、完整的过程资料、正确合理的索
针对FPSO软刚臂单点系泊系统出现过的系泊腿失效及背向工况风险事件,以渤海某16万吨级FPSO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FPSO及单点系统在百年一遇海况下的载荷效应,通过统计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保证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实现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同时也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本文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烧结厂大规模地安装和使用烟气脱硫设备,进而产生大量的烟气脱硫副产物,目前各类脱硫技术面临的共同难题就是如何高效处理脱硫副产物。本文在参考国内外
钢渣是原料在炼钢炉中各元素被氧化后生成的氧化物之间相互固溶、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物,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钢产量国家,如何对其钢渣的高效回收利用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能够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对人类健康还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相比于传统的VOCs处理方法,低温等离子体法具有处理效率高、选择性好等优点。针对单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的利用范围及强度不断加剧,人地矛盾以及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曰益突出,由此引发的土地
多环芳烃污染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研究多环芳烃的污染分布状况,了解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可以为污染控制提供可以参考的基本数据。现有的污染源辨识方法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推进,企业的运营机制、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政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求。新时期的企业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的话题,而其中企业政工管理工作是一个关键环节。本文对企业政工工作管理的特点,以及现阶段我国企业政工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加以阐述,探索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管理的创新方向和创新模式。  关键词:企业 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