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第一产业,其发展程度关系着国计民生,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一年聚焦“三农”,可以看出农业在我国的重要性。农产品是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生鲜农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保证了人们一日三餐中肉类、蛋类、奶类、蔬菜和水果的补给,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中具有显著地位。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在全国影响力巨大,是重要的生鲜农产品生产基地。但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生鲜农产品的供求出现了结构性失衡,人们对生鲜农产品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黑龙江省现有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还存在传统流通模式比重大、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物流发展水平落后、现代交易方式缺乏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给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黑龙江省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在界定生鲜农产品和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概念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发现黑龙江省的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迅速、流通主体多元化发展、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总结出黑龙江省现阶段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包括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以农贸市场为核心、以超市为核心的三种主要流通模式和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的三种辅助流通模式。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找出黑龙江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专业合作社数量是第二大影响因素、绿色食品认证数量是第三大影响因素;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黑龙江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的趋势,会由传统的“双段三元式”流通模式向现代“单段二元式”流通模式发展。最后,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发达国家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经验借鉴,提出黑龙江省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的对策,包括大力发展现代化流通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生鲜农产品的标准化进程、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交易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