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及其结构转换路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2007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经济体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当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经济体所能达到的产出的增长率,其主要由经济供给面决定。结构转换能够改变经济供给面,从而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研究结构变化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机制,测算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状态及趋势,探寻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原因,就成为亟需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结构转换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理论逻辑,构建了一个结构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估算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并基于中国的现实背景研究了结构转换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机制和路径。本文首先研究了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内涵和影响因素,通过演绎法分析了结构转换影响经济增长的逻辑机理,从而形成了理论框架。进一步,通过构建一个结构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将结构变化纳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了这一时期要素产出弹性的动态特征,并估算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要素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五个维度,对结构转换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机制进行实证验证。在要素结构维度,本文采取了面板数据的区间弹性估计方法,验证了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从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态特征。在产业结构维度,使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性变动的结构效应机理进行了阐释,并分别从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短期视角和长期视角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进行了分析。在人口结构维度,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基于结构分析法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动对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趋势。在城乡结构维度,从人口城市化和就业城市化两个视角分析了城乡结构转换对潜在增长的影响,进一步采用面板门限模型验证了城乡结构转换随着交易效率变化提升潜在增长的机制。在区域结构维度,从要素流动视角测度了区域结构转换的方向和规模,并通过空间面板模型估计了区域结构转换与潜在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区域结构转换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机制。最后,在以上基础上,探讨了在新常态背景下以结构转换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路径和政策。本文的主要贡献有:(1)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经济结构对潜在经济增长率产生影响的内在逻辑,并构建了以结构转换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理论分析框架。(2)对中国当前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进行了测算和判断:近年来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明显下降,近十年来实际增长率变化主要受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化影响,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减缓,是由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导致,应通过经济结构转换,提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3)从实证角度,分别从要素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转换、人口结构转换、城乡结构转换和区域结构转换等方面探讨了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提升机制,为明确结构转换提升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路径与政策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了跨学科的比较方法,梳理了宋明理学与绘画美学的发展关系。认为道学与心学的融合对立表现在绘画美学中,是山水画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的转变和对继承与创新的讨论。
山区公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线路的重要组成之一,滑坡是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质灾害。本课题研究具体以通渭至定西G310线马营镇滑坡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定西马营镇高填方滑坡的外
<正>在我国的教师队伍中,既有初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也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老师,他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显著的代际差异。在倡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今天,新教师固然有许多地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更侧重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液压与气动技术》是一门应用型技术专业课程,在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作为"领头羊"采
竹文化一直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但近来园林设计大多注重形式美,而忽略了对园林文化的追求,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
城乡差别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 ,并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扭转城乡差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针对现在对城乡差别的原因主要是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并探讨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提高壮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进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语言的发展就成了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当今时代是网络信息的时代,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政治,经济等所有方面都与网络有相互的影
融资约束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处于转轨经济阶段,就中国经济发展而言,融资约束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与升级的重要瓶颈,如何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也成为
二战后,出于经济和战略需要,英国加强和改善其殖民统治,在肯尼亚殖民地鼓励欧洲移民和实行“渐进主义”改良。与此同时,随着“非殖民化”浪潮的席卷而来,非洲民族主义和反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