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株粒一体化选择效应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性退化是农业生产中的普遍现象,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对农作物品种进行改良,可有效延缓品种退化、延长优良品种的生产寿命。本试验以当前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连续多代优株选择和在优株基础上的优势粒位选择,采用室内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株粒一体化选择对杂交后代种子活力、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株粒一体化选择提高了杂交后代的种子活力和幼苗素质,优中杂交后代种子活力和幼苗素质最佳,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1.67
其他文献
本试验于2005~2007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试验在相同密度条件下,通过调整冬小麦种群的行距与株距,使冬小麦种群形成四种分布类型,即(A):7cm×7cm (B):14cm×3.5cm (C):24.5cm×2cm (D):49cm×1cm,配合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利用生态学、作物栽培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群分布方式能够明显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灌溉对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杂交稻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由于受气候因素和市场波动的影响,杂交稻种子销售市场呈周期性波浪形变动。当供不应求价格攀升时,来年制种面积常会扩大,遇到丰收,就可能会导致种子积压,不得不多贮存一年甚至两年以上。尽管是贮存在低温库中,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长期贮存的种子终究会慢慢自然老化,发芽率降至80%以下,成为不合格种子。由于杂交种子生产成本大,价格高,一旦转商,损失非常大。种子引发是一项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蒸煮与食味品质的重要因素,而水稻蜡质基因(Waxy,Wx)是控制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