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益宫养泡汤联合氯米芬治疗肾阳虚型小卵泡排卵的临床观察研究,为提高该方的临床疗效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将至瑞康医院妇科门诊就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西医诊断为小卵泡排卵、中医辨证为肾阳虚型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其中,中西药结合组29例采用益宫养泡汤联合氯米芬治疗,西药组28例采用氯米芬治疗,中药组28例采用益宫养泡汤治疗。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观察周期,治疗时间共为3个月经周期。根据患者的月经周期长短从月经的第9-11天开始,进行B超监测卵泡,记录和观察每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中医证候积分、妊娠率及流产率等方面的效果指标和改善情况,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 结果: (1)在促卵泡发育疗效方面: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89.7%,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1.3%,中药组总有效率为53.6%。在治疗后,三组患者最大卵泡平均直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在促进卵泡大小发育方面与西药组治疗效果相似。 (2)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三组患者在3个周期治疗结束后,中西医结合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比率为86.2%,中药组为89.3%,西医组为7.7%。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患者的肾阳虚型中医症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西药组患者的肾阳虚型中医症候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改善。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在肾阳虚型中医证候的治疗均优于单纯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在改善肾阳虚型中医症候方面与中药组相当。 (3)在子宫内膜厚度增长方面: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在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西药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在对子宫内膜的增长治疗效果方面优于西药组,而中西医结合组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增长与中药组治疗效果相似。 (4)临床妊娠率:在经过3个月的治疗周期后,中西医结合组29例患者中妊娠的有14例,占本组妊娠率48.28%;西药组28例患者中妊娠的有8例,妊娠率为28.57%,中药组28例患者中妊娠的有11例,妊娠率为39.29%。三组的妊娠率经过统计学统计得知: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小卵泡排卵的妊娠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而中药组治疗小卵泡排卵的妊娠率又高于西药组。 (5)在临床妊娠随访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组妊娠的14例患者中,流产的有2例流产率达到14.29%,西药组妊娠的8例患者中,流产的有3例流产率达到37.5%,中药组妊娠的11例患者中,流产的有2例流产率达到18.18%。通过统计学分析得知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的流产率相当,但两组的流产率均低于西药组。 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益宫养泡汤联合氯米芬应用于治疗肾阳虚型小卵泡排卵患者,能够促进卵泡发育,纠正和改善单纯使用氯米芬治疗所导致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下降,弥补了氯米芬高排卵率、低妊娠率、OHSS等缺点,避免了临床上流产率的发生,也克服了中药治疗本病的因疗效缓慢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的缺点。揭示益宫养泡汤联合氯米芬治疗小卵泡排卵治疗效果好,有效改善临床肾阳虚的症状,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子宫内膜增长,提高妊娠率,并降低流产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