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相噪频率源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huahua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电子系统的不断发展,对频率源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频率源在电子通信系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频率合成是频率源研究的关键技术,频率合成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低相位噪声,高杂散抑制频率源的重要手段。因此频率合成技术的研究也是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主要基于锁相频率合成技术实现的一种低相噪频率源。传统的锁相环可以实现低相位噪声,而缺点在于频率转换时间慢;直接频率合成技术,可以实现低相位噪声,快速跳频,但是其输出频带范围窄是其诟病。为了能够满足输出宽频带信号,在保证低相位噪声,低杂散抑制的前提下实现快速跳频,最终确定了“复环取样锁相+DDS+倍频”的方案来进行设计实现。本课题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来进行研究实现:1)3.5GHz点频源模块器件的选型、腔体和版图设计、后期电路的调试工作,主要实现功能输出低相噪、高稳定性、低杂散的点频信号。针对低杂散的要求,采用双环锁相,第一级锁相作为第二级锁相的参考,采用微带耦合,对环内杂散进行很好的抑制;针对低相噪,采用低相位噪声参考,以及环内自混频结构、采用模拟鉴相器实现模拟锁相;最终实现输出点频为3.5GHz,相位噪声-127.45dBc/Hz@1KHz,-133.00dBc/Hz@10KHz,杂散抑制>70dBc。2)DDS模块的版图设计、测试及调试,主要实现输出DC-1.4GHz的宽带信号;调频时间可达90ns,频率步进为1.25KHz,输出功率-5±2dBm。3)倍频滤波模块的版图设计,主要实现输出频率信号的杂散抑制,及频率的选通。采用分段滤波,可以实现对杂散很好的抑制。通过最终进行整机测试,实现了输出5.4GHz-10.8GHz频率信号,输出功率10±2dBm,在10.8GHz,相位噪声为-110dBc/Hz@1KHz,谐波抑制>60dBc,杂散抑制>60dBc,跳频时间在90ns,实现了宽频带,低相噪,低杂散捷变频率源的研究与设计。
其他文献
在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严重扭曲了企业真实的成本信息,远远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管
自21世纪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工作领域,从国家科研开发到金融数据管理,从军事科技武装到医药信息学,信息技术已经从根本改变了一切。在教育
目的:观察内镜下密集套扎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将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密集套扎组64例,B组为非密集套扎组(普通组)56例.分组标准以一次套扎圈<6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膝关节表面线圈检查,分别采用自旋回波序列梯度回波序列,脂肪抑制序列,做矢状位、冠状位及
摘 要 目的: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有关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痴呆、震颤麻痹和精神症状主的脑病表现,脑电图均有异常,CT提示额、顶、枕叶皮质下白质、苍白球、豆状核密度降低。本组痊愈4例,好转11例,无效2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主要表现为精
目的观察不同辅助用药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做好麻醉前准备.患者取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