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方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血瘀证计分等指标观察,探讨活血化瘀方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比较复方活血化瘀制剂血府逐瘀胶囊和中药单体血塞通软胶囊的区别,阐释急性心梗后心室重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的若干机制及其与血瘀证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观察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来自于2007年9月至2009年10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21例,西药+血塞通软胶囊组24例,西药+血府逐瘀胶囊组23例。西药组采用西医规范治疗方案,西药+血塞通软胶囊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血塞通软胶囊,西药+血府逐瘀胶囊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血府逐瘀胶囊,两胶囊服用均为每次2粒,每天2次,疗程为1个月。观察药物干预前后心脏彩超LVDd、LVMI、EF等指标及血瘀证计分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1.LVDd、LVMI比较:(1)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三组LVDd、LVMI均较治疗前略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2.EF比较:(1)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西药加血塞通软胶囊组、西药加血府逐瘀胶囊组EF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较前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三组间比较:西药加血塞通软胶囊组、西药加血府逐瘀胶囊组与西药组比较,EF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加血塞通软胶囊组与西药加血府逐瘀胶囊组比较,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血瘀证计分比较:(1)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西药加血塞通软胶囊组、西药加血府逐瘀胶囊组血瘀证计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西药组较前略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三组间比较:西药加血塞通软胶囊组、西药加血府逐瘀胶囊组与西药组比较,血瘀证计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加血塞通软胶囊组与西药加血府逐瘀胶囊组比较,血瘀证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活血化瘀方药配合西药常规治疗能够很大程度改善患者的射血分数、减轻血瘀征象,对左室舒张末期内经、左室质量指数有抑制增大的趋势,具有一定的抗心室重构作用,但复方活血化瘀制剂血府逐瘀胶囊和中药单体血塞通软胶囊对心室重构的影响,两者间无明显差别。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安胃汤对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TFF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安胃汤促进胃粘膜修复的机制。  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健康84只,体重140-170克,完全随机分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益肾活血方在阿霉素所致肾纤维化大鼠模型中对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益肾活血方早期干预肾纤维化进程的
作文是学生对世界对生活的感受、态度和看法。通过批阅作文,我们能知道学生对世界对生活的感受、态度和看法,发现学生心灵中隐藏的东西,以便我们能及时掌握学生发展的动态,并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应彩色图像的盲水印算法,先对宿主图像的绿色分量以8&#215;8像素分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变换,用logistic映射生成两个混沌序列,然后用混沌序列置乱加密二值水
目的:观察大黄蟅虫丸、瓜蒌薤白汤对平阳霉素诱发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形成阶段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从脂质过氧化
目的:通过观察脊髓受压后不同时期减压对诱发电位的影响,为诱发电位判断手术减压的时机、可以保守治疗的时机及其预后提供有意义的基础理论依据。  方法: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
目的:通过揉髌手法对实验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影响的研究,探讨揉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下简称KOA)的作用机制。  方法:1.分组:50只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