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式冲击波对大鼠骨骼肌损伤修复及IGF-1/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观察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成肌相关指标的影响作用,以及对IGF-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初步探索发散式冲击波对骨骼肌钝挫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 法于锦州医科大学SPF级实验动物中心购入66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组(12只)、模型组和治疗组(两组共54只),后两组利用自制重物打击装置造模,造模后12h随机选取6只验证骨骼肌钝挫伤造模是否成功。再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4只)和治疗组(24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饲养;造模即刻设为0点,造模后24h即为1d,以此类推。治疗组于造模后1d予以发散式冲击波干预,设置作用参数为0.14mJ/mm2,10Hz,每次治疗冲击500次,间隔4天第二次治疗,各组分别于1、3、5、7d进行腓肠肌取材(其中,1d和5d为冲击波治疗后即刻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肌纤维排列情况,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 Myostatin、Myod1、IGF-1、PI3K、AKT、p-AKTs473表达情况。结 果1、HE染色结果:正常组可见排列规整紧密的肌卫星细胞,肌纤维间隙大小一致,肌细胞边缘可见分布均匀的细胞核;模型组肌细胞排列间隙增大,肌卫星细胞迁移至损伤处,并且出现少量单核或多核肌管;相同时间点,治疗组骨骼肌钝挫伤的再生修复效果均优于模型组。2、不同蛋白表达结果:(1)成肌相关蛋白表达:与正常组相比,Myod1在1d和3d模型组表达显著增高(P<0.01),5d和7d模型组有增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下,治疗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及模型组(均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同时间点下,模型组Myostatin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相比于模型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7d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同一时间点下,IGF-1和p-AKTs473在模型组和治疗组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PI3K在模型组和治疗组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1d、7d模型组P<0.05,其余均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1d和3d时PI3K明显增高(P<0.01),5d和7d时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时间下,AKT在模型组和治疗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 论1、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可以正向调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对Myod1和Myostatin的表达有影响作用;2、发散式冲击波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的正向调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IGF-1/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为临床和运动损伤康复中应用冲击波治疗骨骼肌钝挫伤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在老年HIV感染/AIDS患者中的接受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ACP在我国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11月~2020年6月抽取锦州市传染病医院、盘锦市传染病医院、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20例老年HIV感染/AIDS患者,由于对死亡等话题的排斥,有7人中途停止并拒绝
目的检测过敏原激发前后气道过敏患者嗜碱性粒细胞中SP、NK1R的表达变化,以期为理解SP、NK1R在过敏性气道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新的实验数据。方法本研究募集21例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38例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30例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患者、16例AR combined with AA(ARA)患
目的通过检测miRNA-30c-5p抑制剂antagomir-30c-5p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PI3K/AKT通路、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相关指标的影响,为SCI后mi RNA-30c-5p与PI3K/AKT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提供重要依据以及为临床上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理论基础。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12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假手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我国真实世界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长期临床预后,并对复杂冠脉病变患者使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真实世界临床实践的回顾性研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号:2016YFC1301300,2016YFC1301303)。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以移植瘤为模型,探讨Sorcin如何调控CD8+T细胞免疫记忆,为临床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C57BL/6(WT)和Sorcin-/-小鼠CD8+T细胞表型:包括活化、增殖、凋亡、T细胞记忆等;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分组:实验组:6-8周Sorcin-/-小鼠、对照组:6-8周C57BL/6小鼠。将Sorcin-/-小鼠与WT小鼠皮下注射低浓度MC-38(小鼠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锌离子通过对Nrf2/HO-1防御通路的调控,抑制神经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在脊髓损伤后对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首先通过改良后的Allen’s法建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然后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溶剂组(SCI-Vehicle)、葡萄糖酸锌治疗组(SCI+Zn G)、葡萄糖酸锌和通路抑制剂组(SCI+Zn G+ML385)。各组分别在脊髓损
目的自身免疫性睾丸炎是由外伤、隐睾、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疾病,是引起不育症的重要因素。Klotho(KL)是一种衰老相关蛋白,亦可在多种疾病中调节炎症反应,具有抗炎的作用,但其在自身免疫性睾丸炎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旨在利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睾丸炎模型(Experimental autoimmune orchitis,EAO)探究Klotho蛋白在自身免疫性睾丸炎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3A5(CYP3A5)基因rs776746、rs1552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儿童哮喘遗传易感性的关系,通过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哮喘控制评分观察不同基因型哮喘治疗效果差异,指导哮喘儿童临床治疗。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我院的106例东北地区汉族哮喘儿童及100例健康儿童行CYP3A5基因rs776746、rs15524位点多态
目的探讨T1期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与普通人群的整体差异,并分析不同检验平台的妊娠早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差异,为未来建立本地区T1期妊娠妇女在不同检测平台的参考值提供部分数据和支撑。方法根据入组条件,在2019年9月~2020年4月期间收集我市三家医疗机构T1期妇女15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为高龄孕妇,将研究组分为<35岁组(89例)和≥35岁组(61例)。同时选择同期于三所医院体检中心的
目的本研究通过借助宏基因组学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组成及粪菌移植技术建立菌群人源化大鼠模型,旨在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肠道菌群紊乱可否通过调节肠神经胶质细胞(Enteric glial cell,EGC)的表达促使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发生。方法本研究经由北部战区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于2020年7月~2020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