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瓶颈和环境约束背景下,中国工业企业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增长作为增长效率和质量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国及各省区工业企业GTFP处于怎样的水平?如何推动工业企业GTFP有效提升?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研究进行了较广泛的讨论,但工业企业GTFP测算结果差异显著,且对于GTFP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揭示尚不充分,不利于工业企业GTFP的准确把握和有效提升。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在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持续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资本对于资源获取、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为探索工业企业GTFP增长的新动能提供了思路借鉴。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目标设定为:在厘清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影响工业企业GTFP的作用机理基础上,选取恰当的测度方法对工业企业GTFP进行准确测度,构建计量模型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工业企业GTFP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提供提升工业企业GTFP的对策建议。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工业企业GTFP影响的理论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GTFP的相关理论及文献,厘清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共同影响对于工业企业GTFP的作用机理,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2)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工业企业GTFP的现状分析。在分析对比现有研究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GTFP的测算模型与方法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对象和目的,分别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基于SBM的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等对2002-2017年中国30个省区的工业企业GTFP、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了水平测度和现状分析。(3)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工业企业GTFP影响的实证分析。构建考虑空间因素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在控制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等相关变量基础上,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交互项对于工业企业GTFP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4)提升工业企业GTFP的对策建议。综合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基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提出了有效提升工业企业GTFP的具体化对策建议。通过全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中国工业企业GTFP总体偏低,增长明显,地区差异显著。2002-2017年,中国工业企业GTFP超效率值始终在0.400-0.500之间波动,从东往西呈“高-中-低”的阶梯式分布;样本期间,中国工业企业GTFP年均增长9.5%,东部地区年均增长率(10.7%)快于中部地区(9.4%)和西部地区(8.5%)。(2)全国和三大地区工业企业GTFP均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传递效应。邻近省区工业企业GTFP的提升、前期工业企业GTFP的积累对于本省区当期GTFP的增长均有重要意义。(3)人力资本正向影响工业企业GTFP。分路径看,全国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推动技术进步来推动GTFP的增长;分维度看,全国人力资本主要凭借教育资本维度来对工业企业GTFP产生积极影响;分地区看,人力资本及其二次项在三大地区中的影响效应差异明显。(4)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工业企业GTFP。分路径看,全国社会资本主要通过推动技术进步来推动GTFP的增长;分维度看,社会资本主要凭借社会网络维度来对工业企业GTFP产生积极影响;分地区看,社会资本及其二次项在三大地区中的影响效应差异明显。(5)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交互项相对于孤立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工业企业GTFP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只有二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业企业GTFP增长。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地区之间应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应发挥绿色增长引擎作用,通过输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应发挥资源优势,通过输出大量物质资本,帮助东部地区工业企业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2)在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创造大量人口质量红利以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应继续完善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医疗服务,并全面放开计划生育,以缓解中国“未富先老”的老龄化趋势。(3)在继续加强5G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更便于人际交流和信息扩散的社会网络的同时,应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为工业企业创造更好的投资与经营环境。(4)应努力避免非此即彼的发展思路,统筹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共同发展提供资金、政策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