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为什么得不到遵守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n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法律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许多制定法无法得到遵守和执行,这要求学者们更多地关注现实中人们的法律行为。关于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的原因各学科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分别从工具性原因和规范性原因的视角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阐释清楚这些研究对人们了解法律实效的问题增进了怎样的知识。   工具性原因是指人们出于法律是否对其有利而选择是否守法,关注的是现实存在的社会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人们违法所得、制裁以及社会压力这些社会结构因素决定了某个法律行为对于人们的收益和成本,并在终极意义上决定了人们的行为。   规范性原因讨论的是人们内心对法律的接受。人们在法律符合价值以及特定形式的情况下会选择遵守法律。在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法治的建立要经过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到法制权威的过渡。   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仅仅靠外在的制度,还必须将人们的守法行为化为人们对法律的内心信仰。如何实现两者的结合是走向法治秩序的关键。
其他文献
正当行政程序是正当法律程序在行政程序中的体现。就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宪法中还没有明确规定正当法律程序的条款。而在许多部门行政法中,正当程序理念已经有所体现
杰里米.边沁是功利主义法学的创始人,也是功利主义伦理学家,还被誉为英国近代法律改革的先驱和领袖,他对法律世界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主义原理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虽然他
学位
本文“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研究--立于当代中国现行宪法价值取向与遵循”,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域之下,探讨以宪法为根本的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信仰问题,从而试图确立其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