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卡立氨酯添加治疗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推荐的系统评价方法,截至2015年1月,全面检索电子数据库CENTRAL, Pubmed和Embase收录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linical trails, RCTs)。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提取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癫痫无发作率、提前退出试验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篇文献含4个RCTs,共2211人。和安慰剂相比,卡立氨酯治疗部分性癫痫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6,95%CI=1.14~1.62),但在对癫痫无发作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43,95%CI=0.84~7.05); 治疗期间总的提前退出率(RR=1.32,95%CI=0.82~2.12)、因不良反应提前退出率(RR=1.80,95%CI=0.78~4.17)以及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率两组无显著差异(RR=1.10,95%CI=0.93~1.30);卡立氨酯治疗组中显著发生的不良反应是头晕(RR=2.06,95%CI=1.23-3.44)和嗜睡(RR=1.82,95%CI=1.28~2.58)。亚组分析显示,低剂量的卡立氨酯有显著的有效率且能被较好耐受,而高剂量的卡立氨酯疗效和安慰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有导致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提前终止治疗的风险。[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论证了在卡立氨酯在短期添加治疗部分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低剂量范围)。然而仍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